呼伦贝尔最早的猎人 ——扎赉诺尔人
内蒙古新闻网  20-06-18 16:19  【打印本页】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旧石器时代,呼伦贝尔大地是猎人的家园。据在扎赉诺尔煤矿出土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和其他伴生物证明:在二三万年前,呼伦贝尔是古人类——扎赉诺尔人生活和栖息的故乡。

  扎赉诺尔人是呼伦贝尔最早的猎人。在旧石器时代生产力非常低下的漫长时期,古人类只能依靠狩猎为生。扎赉诺尔人拿着粗糙的石制武器和工具,同大自然艰苦地搏斗着,狩猎在森林和山岗;捕鱼在河流和湖泊。

  他们创造了呼伦贝尔灿烂的原始文化。

  在一万多年以前,呼伦贝尔大地是一个严寒的冰川时期,随着大批动物南迁,这里出现了一批习惯于寒冷气候的动物群——猛犸象、披毛犀及其他动物。

  猎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奋不顾身地去猎取它们。在扎赉诺尔遗址附近采集到的石制工具和武器,可以想像呼伦贝尔最早的猎人们的生活是何等危险和艰辛。

  文明露出了曙光——哈克文化

  在旧石器的某一时期,古人类有了一个最伟大的发现,即火的发现,使古人类的生产力更加提高,进化的速度加快。呼伦贝尔地区经过中石器革命,从距今约七千年前开始出现文明的曙光,人类历史进入到新石器时代。

  这个时代,作为生产工具的石器除了打制工艺外,还发展了磨制和压制工艺。尤其是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重要标志。呼伦贝尔仍处于渔猎为主的状态,牧业经济已开始出现,细石器成为一种用石髓、玛瑙、燧石等石料为原料,使用间接压制技术精心制成的细小石器工具,当时的细石器技术已经很高超。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墓葬,标明古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在呼伦贝尔草原出土的古墓葬中,随葬品极为丰富。在陈巴尔虎旗的东乌珠尔苏木和海拉尔哈克镇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出土了复合工具,主要有石镞、石斧、骨刀梗、弓箭等,其工艺水平之高,被专家誉为“细石器的顶峰”。尤其出土了大量的玉璧、玉环、玉片、玉锛、玉斧等精美的玉器,表明文明的曙光已照耀呼伦贝尔大地,被专家称为“哈克文化”。

  “哈克文化”是以海拉尔区哈克镇境内发现的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为代表的古遗址、古墓葬而命名的,以精美的玉器、细石器、弓箭、陶器和丰富的墓葬为代表。距今四千至六千年,与仰韶、红山文化年代相当。

  女真人统辖呼伦贝尔

  称雄北方草原的契丹人在呼伦贝尔草原统治了218年,又被其属部女真人赶了出去。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称帝,建国号为“金”(1115~1234)。金朝历时120余年,与宋朝(南宋)相对峙,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南北朝时期。女真人世代居住在黑龙江、嫩江流域,是东北古代肃慎族系后裔,其名称也是“肃慎”的音转。为了加强对呼伦贝尔地区的统治,金朝将女真的军政合一的“猛安谋克”管理体制施用于呼伦贝尔。原辽统治下的部族纷纷降金,不愿降金的部族也在各寻出路。一些北方草原上的部族纷纷乘机南下,占据了呼伦湖、贝尔湖、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克鲁伦河一带的草原,同这里乌古、敌烈部的余部相融合。一些新的部族翁吉剌、山只昆、合底斤、塔塔尔等又出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金代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制造业和商品交换等在辽代的基础上又有一定发展。在大兴安岭东麓和西麓各修筑了一条线形军事防线,亦称金界壕、金长城等。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