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韵京剧社: 点燃生活热情 弘扬传统文化
内蒙古新闻网  20-06-24 10:41  【打印本页】  来源:乌海日报

  “怀抱着幼主爷把国执掌。”

  “为什么恨天怨地颊带愁肠所为哪桩?”

  “并非是哀家颊带愁肠,都只为我朝中不得安康。”

  ……

  6月12日,在海区林荫街道办事处户外体育场,国韵京剧协会成员表演戏曲《二进宫》,黄色戏服的正旦、绿色戏服的老生和红色戏服的大花脸,彰显着不同人物的地位与性格,铿锵有力的唱腔吸引了众多居民围观、鼓掌叫好。

  其中,老生的扮演者徐永强是国韵京剧协会的会长。今年70岁的徐永强,唱京剧已经有35年时间了。说起与京剧结缘,他说,那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

  1983年,因为一次事故徐永强落下重度残疾。“那次事故让我失去了左手,右手也落下了残疾。我当时心灰意冷,感觉生活失去了希望。”徐永强说。1985年,徐永强外出时遇到一群喜欢京剧的朋友,看他们穿着漂亮的行头唱京剧,徐永强动了心,便开始和他们一起学习京剧。京剧重新点燃了他的生活热情,让他走出了人生低谷。

  因为身体残疾,徐永强学习京剧要比普通人耗费更大的精力。“我自己没有办法穿行头,需要别人帮忙,唱戏时手里需要拿道具,我就做了唱戏专门用的假肢,帮助我完成动作。”徐永强说,“京剧丰富了我的生活,也让我愿意站上舞台向大家展示自我,并且告诉所有人,残疾人的生活一样可以丰富多彩。”

  经过不懈努力,现在徐永强不但身段、唱功十分出色,还学会了用一只手弹钢琴伴奏。唱戏时,没人能看出他是残疾人。凭借精湛的唱功,徐永强拜师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宝光先生。

  2013年,徐永强在海区林荫街道和海馨社区的支持下成立国韵京剧协会。为了更好地发展,徐永强自掏腰包,置办了几十身漂亮的行头。

  “很多中老年人喜欢京剧艺术,在闲暇时间就想唱两句,可是没有合适的场地。成立国韵京剧协会,希望更多喜欢京剧的朋友能够有地方一起切磋交流。我们天天在这里唱戏,总会吸引一些有兴趣的人来学习京剧”徐永强说。

  现在,国韵京剧协会常驻会员有50多人,其中还有不少会员带着家人一起来学京剧。郭文华就经常带着自己的孙女到京剧协会,孙女现在已经学会了好几个京剧选段,唱得字正腔圆,很有味道。“我来京剧协会玩,她就跟我过来,看着大家唱,她在一旁模仿,学得很快,现在已经能跟我们演出了,有时候还能和伴奏师傅一起打鼓。她这么喜欢京剧,我觉得是件好事,年轻人应该了解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郭文华说。

  “京剧协会每年都会参与和举办40多场演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喜欢京剧艺术,从京剧中汲取营养。”徐永强说。

  (张楚研)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