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村民心里的第一书记
内蒙古新闻网  20-07-31 15:49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日报

  进入盛夏,固阳县银号镇银号村一望无际的农田里,土豆苗已经长得老高,黄芪也开出了黄白色花朵,新一年的丰收已经近在眼前。

  “去年在王书记的带领下,我们种黄芪、卖大葱,一年收入就翻了番。”村民马三军高兴地指着地里的滴灌管线说,今年村里用上了滴灌,这都要感谢王鹏,是他冒着疫情的危险到市里买电缆,又联系农电技术人员通上了电,让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村民有了指望,也让今后的日子更有奔头了。

  马三军口中的王书记,是包头市公安局乌素图治安分局刑警大队长、银号镇银号村第一书记王鹏。2016年4月,王鹏来到扶贫一线,尽心尽力帮助村民解难题、谋出路,用4年时间真正“住”进了村民们的心里。

  提起王鹏,银号村老尹渠自然村72岁的村民刘伟世竖起大拇指。“王书记是个办实事儿的好干部。没有他,我这辈子也喝不上这清凌凌的自来水。”刘伟世告诉记者。

  缺水一直都是影响老尹渠村村民生产生活的短板。2018年4月,老尹渠村自然村行政合并,成了王鹏帮扶的村子。

  原来的村队长、贫困户张兰锁拽着王鹏说:“这么多年我们村一直喝苦水,我这把年纪了,就想喝点正常水,这个村子的井不行。”听到张兰锁的话,王鹏很受震动,“如果连改善村民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做不到,这个帮扶干部还怎么当?”说干就干,王鹏实地考察、筹集帮扶资金、选址、钻井……2018年7月,一口能为全村提供人畜饮水的水井终于完工。当甘甜的深井水冒出,20多户将近50位村民奔走相告,喜不自禁。村民们感念这口井的来之不易,专门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饮水思源”四个大字格外醒目。“现在只要我一走进那个村子,村民不管谁家吃饭都会喊我。”王鹏颇有些感动地说。

  “有了水井,在外打工的人不用再惦记家里人能不能吃上水,可以安心务工了。”王鹏盘算着,有了水还可以好好进行产业规划,争取早日挖掉这个穷村的“穷根”。

  在王鹏看来,村民要脱贫致富,产业便是源头活水。

  一番深思熟虑后,王鹏结合当地实际想出个“金点子”。在他的带领下,当地村民通过对黄芪进行深加工后再销售,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其他没有种植黄芪的农户怎么脱贫?王鹏还有新的打算。“结合当地气候,我和村委商量,决定种植蘑菇。”王鹏说。利用包头市公安局划拨的对口帮扶资金,王鹏在银号村盖起3间20多米深的土豆窖,夏季用来培育蘑菇,其余3季给村民解决土豆存储难题。2017年年底,蘑菇种植实验初见成效,土豆储藏窖种植出4万多棒蘑菇。

  固阳县银号镇银号村党支部书记张建伟告诉记者,以往的扶贫工作大多采取“输血”形式,王鹏来到银号村后,以“造血”的形式开展工作,帮扶效果更明显。

  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大事蒸蒸日上,解决村民点点滴滴的实际困难,王鹏也没落下。

  走访时王鹏发现,村民们每年都种很多土豆,但由于交通不便,土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处理掉。看着大家为土豆销售发愁,他急在心里,积极联系销售途径,甚至通过抖音平台帮村民推销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王鹏累计为银号村上百户村民销售土豆50多万斤、黄芪饮片5000多斤,销售的其他农副产品更是数不胜数。

  看着堆在家里的土豆等农副产品换成了钱,不少农户激动得落下眼泪,握着王鹏的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硬化村路2000多平方米,下雨下雪出行不再难;帮助银号村500多亩耕地实现旱改水滴灌种植;先后印发500多张便民联系卡,方便年纪大、有病的村民与帮扶干部联系……王鹏对村民的关心无处不在,不论是村民家中有困难,还是村里出现险情,总能看到王鹏忙碌的身影,村民们都夸他是个热心的驻村干部。

  从铁血办案到蹲在田间地头关心庄稼地里的收成,王鹏吃住在农村,工作在基层,穿行在田间地头,面对面和群众交流,了解当地治安状况,积极配合派出所管区民警开展治安纠纷、民间纠纷的调解工作,化解了大量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自从王书记来到村里,打牌赌博的少了,他还经常帮着调解邻里纠纷,有他在,村里更安全了,群众更安心了。”提起王鹏,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一件件实事办在老百姓心坎儿上,如今,银号村的3户、5名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村民们都说:“来了帮扶贴心人,俺们离走上小康路不远啦。”(记者李楷谨)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