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王震:风雨兼程扶贫人 践行初心在路上
内蒙古新闻网  20-08-07 18:03  【打印本页】  来源:正北方网

  “王书记!回来吃个便饭哇。”“不了,你们先吃,村里的一位贫困户昨天生了病,我要去了解一下情况。”这样匆忙的一抹剪影已是常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他的工作理念,“脱贫致富路上不丢下一个人”是他的工作态度,“紧盯五个一批,提升群众致富能力”是他的工作方法,他就是五原县司法局驻和胜乡和义村第一书记王震。

  马水清,和胜乡和义二组村民,妻子黄梅女,2015年患乳腺癌住院治疗,当年就支出医药费20多万元。家里育有四个子女,地少人多,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户。2016年,马水清被精准识别为和胜乡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和胜乡和义村第一书记王震积极联系县扶贫办、乡扶贫办,为马水清发放基础母羊6只,并且联系自来水公司花了1400元为他家免费安装了自来水,同时帮助马水清申请了异地搬迁新建房40多平方米,补贴40000元。看到马水清的羊已经发展到20多只,没有一个成功的羊圈为羊遮风避雨,2019年王震积极联系县扶贫办、乡扶贫办为马水清申请盖彩钢羊圈32平方米,补贴3500元。如今马水清的羊已经发展到60多只,马水清全家三口人均纯收入13931.57元,已稳定脱贫。

  牛学奎,61岁,和胜乡和义二组村民,妻子智障,无劳动能力。2016年,牛学奎因病致贫,且家庭收入低,被识别为和胜乡建档立卡贫困户。

  牛学奎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全村里唯一一个没有通自来水的农户。家里饮水全靠打深井水。和胜乡地下水盐碱化比较严重,而且农村地下深井水氟、铁、锰含量严重超标,水中含有浓浓的异味。

  所有这些,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王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亲自上门请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对他牛学奎家水质进行化验,发现地下深井水多项指标严重超标。而和胜乡和义二组早在2012年全村就安上了自来水,牛学奎因为各种原因一直不同意安自来水,王震多次上门做工作,牛学奎才同意安装自来水。

  王震通过多方筹措资金4000元为牛学奎免费安装上了自来水。此次自来水安装解决了牛学奎全家三口人靠打深井水喝的历史。王震与其他驻村工作队员一道,亲自参与,配合自来水公司施工人员做好管道铺设、安装、管沟开挖及回填等工作,最终让自来水流进了牛学奎家中,也让爱流进了牛学奎的心里。牛学奎一家以往吃水全靠打深井水,家中还养的20多只羊,用水量一直比较大,每天打水就要浪费很长的时间。而且牛学奎60多岁了,身体也不好,家里用上了自来水,对牛学奎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大喜事。

  “真的感谢党和政府!接这么长的管道就为了接通我家的自来水,以后再也不用打深井水喝了!”看着清澈的自来水从水龙头里哗哗流出,和义二组贫困户牛学奎开心不已。

  “躬身扶贫不言苦,俯首甘为孺子牛”。王震从2014年6月在和胜乡新建村、和义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以来,6年多的扶贫路,1800多天从未请过假。他长期扎根基层,扎根农村,工作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他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2019年6月,王震的母亲得了肺气肿,在北京301医院看了一个多月的病,作为家里面排行老大,他没有去陪一天的床。他把照顾母亲的重担交由妻子承担。弟弟、妹妹给他打电话,他说村里的工作真是走不开、脱不开。

  母亲是农村人,知道农村的苦,虽然儿子极少陪伴,但老母亲都化成了那一句:“儿啊,你是为了更多的老人,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不能陪在娘跟前尽孝,娘不怪你。”

  回首往事,王震说,“驻村工作六年的日子,自己最想感谢的就是家人,自己驻村几乎很少回家,家人对他十分支持,从来没有怨言。”

  驻村六年多来,有汗水和泪水,也有成绩和荣誉,王震几十次、上百次的行走在农村产业扶贫的路上,披星戴月的行走在进村入户的路上,头顶炎炎烈日行走在村里环境整治的路上。脸颊的汗水换来脱贫路上的成绩,眉间的皱纹、黑炭似的脸换来群众一声亲切的“王书记”。他既是肩负使命的扶贫战士,也是新时代敬业奉献的好干部,凭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初心和韧劲,战斗在农村脱贫攻坚第一线,以满腔的激情和热情,和驻村工作队队员、村三委带领全村人民打一场脱贫攻坚硬仗,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来源:五原县委宣传部高银)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