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兵的红色记忆
内蒙古新闻网  20-10-21 11:32  【打印本页】  来源:兴安日报

  原标题:九旬老兵的红色记忆——退役军人葛梦水回忆那段峥嵘岁月

  10月1日,退役军人、科右前旗离休干部葛梦水老人早早就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观看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升旗仪式。随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葛老的双眼微微泛红,陷入了沉思……

  葛老今年已经91岁高龄了,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但是双眼炯炯有神,说话铿锵有力,满腔的爱国热情从未消退,部队里养成的严格自律的品格也不曾改变。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葛老告诉记者,回想这一生走过的路,当兵的日子是最难忘、最珍贵的岁月。从参军入伍到转业,葛老在军营度过了8个春秋。几十年来,每每想起在军营的那段峥嵘岁月,葛老仍是满怀激情。

  1930年,葛梦水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顺天县的一户农家。1945年,16岁的葛梦水像往常一样去学校读书,正巧碰到解放军来学校招护士,葛梦水二话没说就报了名。本应在护士学校学习2年的葛梦水,由于前线局势紧张,很快被抽调到部队卫生团负责救治伤员。在解放张家口的战役中,葛梦水奉命解救伤员,不幸被敌军的炮弹炸伤,左手拇指还被炸掉了一节,经过半年的治疗,葛梦水恢复了健康。为了能够救治更多受伤的战友,葛梦水不断加强医疗基础知识学习。1947年5月,葛梦水又申请回到战场,参加了解放石家庄战役。石家庄解放后,他随军前往包头。1949年10月1日,葛梦水还随部队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按他的话说,这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事。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葛梦水所在的部队奉命前往朝鲜。在葛梦水老人的记忆中,朝鲜的冬天特别冷,温度都在零下20℃以下,积雪很深,有很多人都被冻伤了。在雪地里走,鞋里都是雪水,鞋袜和脚冻到一起,鞋都脱不下来。一天,葛梦水还像往常一样待在一所用废弃房屋改成的卫生所里,这时从外面进来两名战友,刚一进屋,便听到了敌军飞机的轰鸣声。此时的葛梦水意识到是战友进屋前被敌军飞机发现,刚躲避到墙后的他就听到了扫射的声音。等他回过神以后发现,两名战友都中弹了,一名战友胸口中弹当场牺牲,另一名战友大腿中弹,血流如注。葛梦水迅速对受伤的战友进行救治,但是由于失血过多,战友还是在往后方运送的途中牺牲了。

  1951年末,葛梦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入朝鲜一年多,葛梦水每天都在危险的环境下工作,他总共救治了多少伤员,都叫什么名字,葛梦水早已忘记。用葛梦水的话说,他去朝鲜就是为了救治更多的战友,尽最大的努力让受伤的战友平安回国。

  1953年7月,葛梦水转业到乌兰浩特市,在基层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直至离休。多年来,他时刻教育子女,革命精神绝对不能抛弃,要代代传,要珍视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葛梦水安享着四世同堂的幸福晚年,含饴弄孙其乐融融。他常常感慨:“那么多战友都在战场没有回来,我现在日子过得这么舒心,还不是享了党的福。所以,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后来在工作岗位上,我就记着一点,我是一名军人,更要铭记历史,铭记革命传统,因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于舰勐)


[责任编辑: 张圆]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