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洁:情感为民真扶贫 多方协同扶真贫
内蒙古新闻网  20-11-19 15:39  【打印本页】  来源:活力海南微信公众号

  大家好,我叫任洁,现任海南区拉僧仲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自2016年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我开始结对帮扶因学致贫的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沿河村民小组村民刘忠怀一家。

  虽然扶贫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工作领域,但小时候受到周恩来、焦裕禄等人民公仆事迹的感召,大学时期时常参加的捐赠、帮困活动,以及西部志愿服务、红会、团委工作的经历,早已铸就了我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帮扶以来,我总会将贫困户的困难写在本子上、记在心底里,竭尽所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还记得第一次到刘忠怀家时,正值雨季,进门看到一个40多岁的汉子,正一脸愁怅抱着头蹲在被雨水冲破的羊圈旁直叹气、不说话,这一幕我看在眼里。通过多次入户走访沟通,我了解到刘忠怀一家4口,儿子和妹妹都刚考上大学,高昂的学费压得他喘不过气,可屋漏偏逢连阴雨,妻子也因劳累过度患上严重腰椎尖盘突出,卧病在床,玉米地因无暇打理,害了红蜘蛛病,羊圈被大雨冲塌,刚下的小羊羔也基本都死了,老刘一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说他们一家是从陕西来的,在这里没有亲戚,跟村里人也不太熟,两口子不识字,日子太难了......

  了解情况后,我强忍着泪水,一边鼓励刘忠怀一家不要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关心家庭日常生产生活,一边结合贫困户实际,准确分析致贫原因,与老刘一起商讨制定帮扶计划,积极协调争取相关扶贫政策,为他申请籽种、化肥等耕地补贴,并邀请科技局专业技术人员跟他一起探讨发展养殖业。那段时间,我基本天天呆在村子里和老刘在田间地头、在圈舍前后忙碌着。渐渐地老刘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由最初20只羊扩大到现在近260只。不善言语的刘忠怀开心的笑了,因为他终于通过自己双手辛勤的劳动,摸索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在帮扶过程中,我意识到刘忠怀两口子没文化、不识字,在脱贫致富上开始出现依赖帮扶干部、驻村干部的现象,同时出现了羊、玉米销售困难的问题。于是,我开始对两口子进行扫盲,教他们识字、写字,使用智能手机以及通过微信进行销售。吃苦耐劳的老刘学习起来特别认真,克服重重困难,逐步增加识字量,自学种养殖技术。

  前不久,我去地里看到他家的玉米比别家的高一半,麦子也比别家的早抽穗,刘忠怀高兴的告诉我,这里有他的秘密,因为有了技术,他家的地比别人家的肥!现在的他,可以熟练操作手机进行羊的销售,微信中也有了好几个稳定的“大客户”。从最初的年人均收入从2016年不足2900元,提高到了2019年32000元,家里的两个孩子也都已经就业并成家,同时,刘忠怀还被评为2018年市级脱贫之星。从开始的情绪低落到现在对生活充满希望,刘忠怀一家逐步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

  一次,我到刘忠怀家开展慰问时,回想着一直以来的努力终于让刘忠怀一家脱贫过上了好日子,不由得想到老刘满脸欢乐开门迎接我和他们一家红红火火过大年的场景,喜上眉梢。到了刘忠怀家,大门敞着,屋里静悄悄的,我疑惑的走进去,却看到老刘像霜打的茄子在那摊坐着,见到我进来,他慢慢地抬起头定了定,突然叹着气哭了起来,看着一米八的大汉抽泣的身影,我顿时心头一酸,连忙询问情况,原来刘忠怀出售的30只羊被骗了24700元一直要不回来,让他失去生活的信心,直想着出门去追债,他的生活再一次变成了灰色。了解清楚情况后,我先安抚好刘忠怀,便不辞辛苦的一趟趟奔走于法院、司法局、驻村工作队、村民家中,帮助调解、申请法律援助,最终圆满解决了此事。事后,我多次宣传交流,帮助刘忠怀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用来日常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帮助他的妹妹和儿子在学校勤工俭学、奋斗励志。看着刘忠怀自身动力不断增强,我便积极鼓励他向党组织靠拢,主动向万亩滩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村民解决种养殖技术问题,带动村里其他贫困人群共同致富。

  在今年初,新冠疫情袭来之时,刘忠怀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并担任了村小组疫情防控巡逻队队长,主动冲向疫情防控第一线。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为了扩大帮扶成果,帮助更多像刘忠怀一样的农牧民解决销售难问题,我在当地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发布了百余户种养殖户信息,没想到,效果特别好。微信平台发布的107户农牧民销售的猪、牛、羊、驴、鸡(禽)类、玉米、红枣、葡萄、白菜、白面等农产品销售情况良好,让村民们在脱贫到致富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现在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时间有限,任务艰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会坚持时刻将小事办好、实事办实当做自己的初心,用实实在在的点滴实事,用一颗全心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努力传递党的声音,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帮扶干部的职责和使命,坚持做到倾真情、用真心、出真招,全面助力脱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 张圆]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