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跃龙:不忘初心深帮扶 砥砺前行助脱贫
内蒙古新闻网  20-11-19 15:39  【打印本页】  来源:活力海南微信公众号

  大家好,我叫杨跃龙,现任拉僧庙镇人大主席、武装部部长,2016年初,全国上下吹响了脱贫攻坚号角,按照组织安排,我光荣的成为一名扶贫干部。

  我帮扶的对象是拉僧庙镇曙光村雀尔沟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黄六小。黄六小当时51岁,家中3口人,自己患有严重冠心病,需常年服药养护身体,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妻子存在智力障碍,只能干些简单的日常家务。女儿未满18周岁,无法就业,全家只靠6亩多地维持生活,家庭每年收入不足9000元,属于因病致贫。

  刚到黄六小家时,最醒目的莫过于破旧的房屋和零星摆放的老旧家具,质朴的黄六小夫妇言之有序向的我介绍着他家的情况,看着夫妇俩沧桑而布满岁月痕迹的脸、看着身患重病佝偻着脊背承担着生活重担的黄六小、看着他们渴望脱贫致富的眼神,眼前的一切让我心头一酸,深深感受到这个家庭的贫困。从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个家庭富起来,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告诉黄六小,自己是来帮助他们脱贫奔小康的,如果脱不了贫,党委、政府和自己是不会收兵的!

  在每次的入户走访中,我都会向他们宣传、解读目前国家和区里对各类贫困户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不断向他讲述其他困难贫困户是如何通过自身努力、艰苦劳动、脱贫致富的励志故事,以此来激发他改变现状的动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不断地开导鼓励,黄六小在思想上发生了很大转变,也明白自己不能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对之前自己生活中产生的消极懈怠情绪也感到非常惭愧,没几日便主动找到我,请求帮他找个力所能及的工作,贫困户能有这样的“需求”,作为扶贫干部我肯定是百分百愿意帮忙。随后,我通过多方联系,最终在距离他家1公里的企业鄂绒水厂,给他找到了一份企业绿化养护工作,每月工资1500元,这样的稳定工作对于黄六小来说求之不得,既可以方便自己在工作之余兼顾家庭,又可以拥有稳定收入。随着工作的稳定,加之又申请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家庭每月又可增加1350元收入,不断改变的现状,让他们一家对今后的幸福生活满怀憧憬。

  在一次偶然的入户交流时,我问他:“你媳妇这种情况怎么没给办理残疾证?”“以前去乌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找过,想做精神鉴定还得等专家来,还需要开一些证明,特别不好办”,黄六小无奈的说道,详细了解后,我联系了相关部门帮扶干部,先后带领着他们夫妻俩,多次往返乌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区残联和曙光村准备相关材料,并联系专家进行医学鉴定。当我带着残疾证送到他家时,黄六小那满含热泪的样子让人为之感动,接连说着“真没想到、真没想到,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在我们看来较为简易的小事,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确实多了一份保障。

  2017年9月,我了解到政府给村民小组提供道路保洁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800元,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在几经联系后成功帮助他妻子申请到了岗位,同年12月,黄六小已满十八周岁的女儿达到了外出就业的法定年龄,于是我多次联系乌海化工和鄂绒水厂相关负责人联系,帮助他女儿实现了就业梦想,至此,一家三口都有相应的工作岗位,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

  在帮助黄六小全家实现就业后,我开始鼓励他利用玉米秸秆继续发展养殖业。累计目前,他养殖的17只羊、30只鸡,可以保障每年额外增加6000元左右的收入。

  回首近五年的扶贫道路,有坎坷更有收获。五年来,我和帮扶对象黄六小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逢年过节时都会互发短信彼此问候。在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以及帮助下,他们家目前人均收入达到了30000元,五年人均收入翻了十倍。近期,我再次入户时,和黄六小开玩笑的说:“现在存款有十几万了吧。”看着他满脸笑容的向我点头,我更深切的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扶贫干部,就要时时刻刻把贫困户家里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去关心、办理,用真心、真情鼓励他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他们能脱贫致富,他们脸上能绽放幸福的笑容就是我们最大的期盼。

  一个个奔走在扶贫道路上的帮扶干部,犹如繁星闪烁,点亮了精准扶贫的一片星空,犹如涓涓细流,汇聚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所有扶贫干部不忘初心深帮扶、砥砺前行助脱贫,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默默无闻付出着。我们有时会受委屈流眼泪,但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我们在精准扶贫道路上坚定前行的决心!


[责任编辑: 张圆]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