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男子配饰
内蒙古新闻网  21-01-21 17:31  【打印本页】  来源:中国民族网

  佩饰是服装的组成部分,但是不像服装那样必备的物品,佩饰是审美价值大于使用价值的修饰品。蒙古男人的佩饰包括火镰、鼻烟壶、烟袋、手镯、戒指等。从古代起,马、弓箭和火镰被称作是蒙古男人的三宝。蒙古人认为,火镰是光明的象征,刀子是邪恶的镇宝,所以无论男女老少出门时必带这两件物品。这也是野外露宿、打猎、烧火等游牧和狩猎生活的需要所决定的。男人的刀子要戴在身体的右侧,火镰戴在身体的左侧。骑马时均插在腰后,下马或进别人的家时放下刀子和火镰,下垂于左右两胯。

  蒙古人认为,火镰打出的火源于长生天。因此点燃篝火、腊月祭火等操作意义重大的行为时必须打火镰取火。同时火也是蒙古人观念中,净化邪恶的工具,代表生命力征像。迎接远方来的使者、逃离瘟疫、安葬死者归来时必须从两对火中间走过。蒙语中形容生命力旺盛的年轻人时,用“有火有力”等言语。正因为这样,蒙古男人从小就熟练掌握打火镰取火的技巧,当新郎之后,女方家的婚嫂们要考验新郎的取火技艺,如果打三次火镰还取不上火就被嘲笑为“火力(活力)待尽的小伙子”。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火镰样式有所区别。年轻人戴编织花纹或镶有宝石、玛瑙银边儿火镰,老年人则戴镶有乌林赫或树纹赫的铜边儿火镰。

  从腰带上解下火镰过夜时,如果是在自己的家,就把火镰挂在高处,要是在别人家,就放在自己睡觉的枕头底下。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