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高铁去串门
内蒙古新闻网  21-02-03 10:32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晚报

  衣名

  当我在站台候车时,一辆高速客车如一位儒雅“君子”翩翩而来。坐在舒适、明亮、宽敞的包头开往北京的高铁客车上,我的思绪也像长了翅膀似的,回到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我的童年是在美岱召何家库仑的村里度过的。当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把我送到姥姥家,一住就是8年。那时的何家库仑,村南有一条小河,水清清的,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和小鱼,村北有一条铁路,就是包兰线,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列火车轰隆轰隆驰过,给这娴静的小村平添几分生机。无论小时的我怎样顽皮,仍不敢独自下河或上铁道,就怕疼我的姥爷发现会拿起扫帚打屁股。好在每周总有一两次愉快的时光,我拉着姥爷的手伫立站台上,在荆条编就的“栏杆”旁看火车,远远看到蒸汽机车拉出一道长长的白色水蒸气,听到进站前汽笛发出响亮的长音,感受大地在巨大的铁轮下发出的震颤。那时,我最向往的就是将来当一名火车司机。

  小院里有棵榆树,姥爷在树枝间挂了一块铁皮,吃饭前我总要用一根废道钉“当当当”敲几下,然后模仿火车进站的样子,嘴里喊着“进站啰,哧——开饭啰。”去年回村,那棵老榆树仍在,枝繁叶茂,而那块铁皮早已在时光的长河中无影无踪了。

  我六七岁的时候,听村里人说有一种不烧炭不烧油的新型火车头,和票车一样好看。我缠着姥爷带我去,头一天与姥爷在站台上等啊等,直到日头偏西也没有见到。第二天又去,铁道上驶过的都是和原来一样的“黑”车头。第三天,姥爷说家中有活儿不能去,急得我在屋里屋外走个不停。掌灯时,邻居家的小花姐姐过来找我玩儿,说她下午见到了那种和票车一样的绿火车头。我一听就哭了,在年幼的心灵中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失落。

  在村里,与同龄的小孩子相比,最值得自豪的就是我坐过火车,那是母亲带我去呼市大姨家里。虽说那时的火车速度极慢,冬天车厢里很冷,夏天闷热的车厢里弥漫着异味,但心里欢乐。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拿着印有火车的图片给同学们讲“火车”。老师讲,火车是快速的交通工具,等将来你们长大了,有机会能够坐上火车,可以去看看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山河。我举起手说:“老师,我坐过火车。”班里突然一下子寂静无声,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汇聚到我身上,我能感到这目光中流露出的羡慕。我几乎成了一个小英雄。

  9岁那年,我离开了何家库仑村,回到了父母身边,每年回去一两次看望带我长大的姥爷。不记得是哪一年,我突然发现铁路两旁矗立起许多带“网眼”的电杆,铁路上空布下了长长的导线。再后来,我发现了一列头上长了“角”的火车驶过,当时不懂得这些电杆和导线的作用,后来听在铁路上班的叔叔说,那是电气化铁路要开通运行了。我把这当作新闻和炫耀的资本带到父母所在地的学校,向那些没见过火车的同学们讲解。

  时光飞逝而过,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火车从慢牛到快马再到骏马。今天,从包头乘上快速列车奔驰在祖国各地,真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感触,那种愉悦的心情难以言表。

  火车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还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千里之隔的朋友在晚饭后能不能坐上火车串个门呢?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