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2岁的雷子华自身有轻微残疾,老伴儿也患有慢性病,在从事养鸡行业前,夫妻俩的收入一直不怎么高,日子也过得紧巴巴。
“早些年在外边养车,上了年纪后干不动了,和老伴儿商量决定回来搞养殖。”雷子华说。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门道”,本来准备大干一场的雷子华,在养殖上跌了个跟头。那时,刚回村的雷子华看到别人通过养兔挣了钱,他也兴冲冲学着别人养起了兔子,结果因为不懂技术和缺乏市场经验,养的兔子不仅出现食崽现象,还没有人愿意买,辛苦养了两年多,结果反而赔进去1万多元钱。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痛定思痛的雷子华开始认真思索该养什么、怎么养?首先一定要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养猪、羊的人太多,而养牛的话成本高。那就养鸡!养鸡的人相对较少,大部分人也都能消费得起,不愁销量。
有了之前的教训,这回雷子华特地跑到四川成都和别人学习养殖技术。
有了成熟的养殖技术加上精准的市场导向,雷子华的鸡销量越来越好,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7年时间,数量从最初的几千只发展到如今上万只,2020年他又投入40多万元新建了一个全自动化鸡舍。
在鸡舍建成之前,雷子华每年最多能育2万多只鸡苗,有了这个自动化新鸡舍,今年他准备最少育5万只鸡苗。雷子华自豪地说,自己育的鸡苗成活率高,长势也好,周边的人都愿意来买他的鸡苗。
“要不是因为建这个鸡舍分散了精力,去年挣的可不止是12万元。”虽然嘴上不大满意,可雷子华眉头上的喜色却是怎么也遮掩不住。
凭借自己的勤劳和奋斗,雷子华终于走出了一条致富路,他还获得了红庆河镇2019—2020年度“励志贫困户”荣誉称号。
“现在这么好的社会,再加上党的好政策,我更得要好好干,把日子过得更红火。”雷子华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