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洒在田野 希望种在心间
内蒙古新闻网  21-02-23 16:54  【打印本页】  来源:鄂托克前旗发布

  记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自治区先进工作者——杨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讲到: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自治区先进工作者、鄂托克前旗农牧局技术员杨飞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个理念。

  杨飞,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1996年毕业于鄂尔多斯农牧学校,毕业后,他放弃了到城里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到基层工作,先后担任过技术员、副站长、农牧业服务中心主任等职务。他二十多年始终如一日,扎根基层,年均下乡超过200天,年均入户技术指导超过1000户,服务农牧民,把学习科技、传播科技、运用科技、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从步行下乡到后来骑摩托车背着小黑板奔波在凹凸不平的乡村道路上,现在条件好了,自己买了一辆越野车仍然奔波在农村牧区的每一个角落,每年行程至少两万公里,数十年如一日,杨飞始终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牧民的炕头,随时随地向农牧民传授科技知识,从来不让农牧民失望。通过他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作物、蔬菜良种80个,推广农牧业实用技术29项,累计举办科技培训班640多期,培训农牧民达到全旗总人口人均1次,使当地农牧民户均掌握了3门以上实用技术,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48%。

  围绕农牧民增收,他立足资源优势,引导农牧民调整种植结构,培植无公害蔬菜产业。他引进客商订单生产,推行标准化生产,解决了种植技术和产品销售难题,申请了绿色品牌,成立了城川镇辣椒经纪人协会,引导经纪人建蔬菜冷藏保鲜库,培植蔬菜深加工企业,延长了蔬菜产业链条,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从而形成了以城川镇为中心辐射全旗的6万亩“北菜南运”无公害蔬菜基地。城川“碧玉”尖椒被评为内蒙古名牌农产品,“碧玉”牌尖椒、西瓜、马铃薯通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认证,产品远销广东、湖南、江西等15个省区,让2万农牧民年人均从中获得纯收入3500元以上,年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

  为了培植无公害蔬菜产业、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他每天早出晚归,在爱人的记忆中,忙忙碌碌的身影是她最深的印象;在父母的印象中,想见儿子一面成了最大的奢望。他为了所钟爱的事业,为了2万多农牧民的渴求,他只有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大家”顾不了“小家”。

  杨飞从不关手机,平均每天和农民保持60多次通话。经常利用短信、微信群、“i前旗”乡村振兴农技指导平台等新媒体进行技术指导服务,随时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他的名字在周边地区可谓家喻户晓。他的服务已辐射到全旗其他乡镇以及毗邻的陕西省定边县、靖边县等七八个乡镇。有时实在跑不过来,农民就拔几棵发病的秧苗找到杨飞“诊断”,因而杨飞又被农民誉为“庄稼医生”。

  他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爱戴,自治区、市、旗级党委、政府也给予了他很高的荣誉,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优秀科技特派员、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就他的先进事迹作了专题采访报道,荣获首届全区爱岗敬业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中国十大时代新闻人物、全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人民满意公务员、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在诸多荣誉面前,他一点也没有感到骄傲,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服务的信心和决心,仍将汗水洒在田野、希望一直种在心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位劳动模范的无私奉献和“中国梦·劳动美”的光辉实践。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