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的老理发馆就是个记忆胶囊
内蒙古新闻网  21-03-31 10:25  【打印本页】  来源:青核桃

  农历二月初二,是袁振兰一年之中最忙的日子。

  太阳初升,平日里熙熙攘攘的呼和浩特市通顺街还看不到几个人。

  在这条明清古文化街的尾段,一间小店面的灯光投在门前的青石板路上。

  早上七点,通顺街唯一亮灯的“老店理发”

  屋里灯下放着一张老式铸铁的白色理发椅,椅子周围的一切陈设,恍惚这是一间80年代的理发馆。

  斑驳的椅子生产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造。至今仍收放自如。

  “老店理发”,简单朴实的招牌下,一个忙碌的身影打理着店里的营生。

  她就是袁振兰,一位从业30多年的理发师。

  “二月二剃龙头”

  在呼市有“二月二剃‬龙头”的习俗,这天人们都会以理发来讨彩头。

  袁振兰的“老店理发”便成了老街上第一家开门的店铺。

  老主顾们就是离不了这剃刮的手艺

  七点半,她迎来了第一位顾客,一位‬原本‬就‬光头‬的中年‬男人‬。剃头‬,仅仅‬是‬为了‬沾沾‬吉利‬气‬儿‬。

  早上7点40,排队的人从店里排到了店外

  几分钟后店里就已经坐了四位等侯的人,接着门外来了站着等候的人。

  都是袁振兰的老主顾,彼此也都相识,人们调侃着“剃‬龙头”的习俗。

  谈笑中排队的顾客

  正在剃‬头的第一位顾客和大家说,“老人们说,二月二就得早起,早起来能吸上龙气”,引得众人大笑。

  袁振兰忙碌的一天在说笑声中开始了。

  80年代,理发馆都是国营的

  谈笑中,袁振兰回忆起了她刚学徒时的事。

  袁振兰用不惯新式的设备,洗头仍是半圆的铁皮桶

  1985年,20岁的袁振兰带着妈妈给的800元钱,从赤峰老家来到呼和浩特。在石羊桥附近的“龙的发屋”,随师父潘振风学习理发。

  “龙的发屋”当年是呼和浩特市饮食服务公司下属的国营理发馆。袁振兰说,当时呼和浩特理发馆不多,像新城南街、车站浴池、二食堂、浴芳池和民族商场南边的新时代等,都是国营的。根本没有私人理发馆。

  开水、肥皂、胡刷,涂上脸那一刻的惬意只有他们知道

  袁振兰回忆说,那时候理发也是全市统一价。小孩3毛、剃‬光头5毛、全活(洗剪吹)7毛,烫头2元。

  “学徒‬两年‬,没有工资‬,一年‬还要‬交‬100元‬学费‬”,出徒‬后‬的‬袁振‬兰留在了‬“龙‬的发屋‬”,手艺‬就‬再没‬放下‬,一直‬干到了‬现在‬。

  十三个‬师兄弟‬,干这行‬的就剩‬俩人‬

  1994年,袁振兰下岗了,“龙的发屋”关门解散。师傅潘振风和徒弟们说,谁想自己干,就搬一把理发椅走吧。

  温润光滑的椅子踏板,记录着30余载的痕迹

  袁振兰带着椅子加入了当时位于通顺街的“合作总店”。“合作总店”是一家私人组合而成的理发店。

  又过了7年,几经变革的呼和浩特的理发行业已经走进了新的时代,各式理发店遍地开花。“合作总店”也关门歇业了。

  于是,袁振兰在“合作总店”的隔壁自己开了“老店理发”,直到现在。

  “这些年来,我们当时一块学徒的十三个师‬兄弟,还干这行的应该就剩下我和小郝两个了”,袁振兰说。师父潘振风也改‬行干了别的买卖。

  执刀手的手腕功夫和另一只手的默契配合,能保证不刮破顾客的皮肤

  袁振兰回忆,当年是愁活干不完,怕来客人;现在是愁没客人,喜欢这老手艺剃刮的都是老主顾,生意大不如前了。

  而袁振兰自己带的三个徒弟,也只有一个干理发的了。

  好在还有这些老主顾,每年年前年后的大家都会不约而同聚在“老店理发”。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