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多元化养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
内蒙古新闻网  21-04-06 16:1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如何使老年人安享晚年,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几年,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子,催生出了多元化的养老模式,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沙圪堵中心敬老院是准格尔旗规模最大的公办养老机构,这里居住着118名“五保”老人。随着养老体系的不断完善,老人们在这里的生活品质逐年攀升。活动室内,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打扑克、下象棋、唱漫瀚调、打台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已耄耋之年的付命小已在沙圪堵中心敬老院生活了十几年,无儿无女的他,在这里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付命小说:“这里吃住给安排得挺好,环境也不错。现在遇上好政策了,我们自己不用花一分钱,都是国家养活我们,很幸福。”

  一年前冯忙老人从沙圪堵镇忽昌梁村搬到了敬老院,老人介绍,过去一个人在村里生活,不仅交通不方便、吃水不方便,连一日三餐也没有保障,如今的生活放在过去都不敢想。“和以前相比,现在条件特别好,不仅吃住得好,无聊的时候还能打打扑克、下下棋,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了。”冯忙开心地说。

  据了解,沙圪堵中心敬老院位于沙圪堵镇福路村,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于2012年10月投入使用。全院共有宿舍91间,床位180张,其中医用床60张,每间房间有独立卫生间,配备闭路电视、衣柜等设施,安装全套监控设施、配备老人定位手环,还有文化活动室、室内健身房、棋牌活动室等,一日三餐营养搭配。在这里,老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得到了保障,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沙圪堵中心敬老院院长王吉庆说:“这些‘五保’老人在我们院入住以后,无论失能的、半失能的,我们都有专门的护理人员照顾,保证老人们在这里快乐地生活。”

  紧邻沙圪堵中心敬老院的是沙圪堵镇福路村幸福互助院。走进互助院,灰墙灰瓦结构的房舍一排挨着一排,古香古色,景色宜人。这里是由一所旧学校改建,经过多次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简陋的砖瓦房变成了集生活娱乐、休闲养老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域。2016年,80岁的冯光为与老伴从老家沙圪堵镇特拉沟门村搬到了幸福互助院,老人说,老家的房子因为年久失修坍塌了,政府给提供了这个免费的住房,48平方米,水电齐全,交通方便,周围的邻居还能互相照应,老人对这里的生活感到格外满意。冯光为说:“以前住的地方吃水都困难,不下雨连庄稼也种不了。现在住的地方离沙圪堵镇很近,办事或者看病很方便,周围邻居也都是老年人,常常串门,感情特别好。”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空巢老人家庭越来越多。从2014年开始,准格尔旗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逐步探索出了“就近养老、集中互助、医养结合、低费适用”的互助型养老模式。沙圪堵镇福路村妇联主席段秀英说:“这些老人们来了住下挺好,平常能在外面锻炼,回家还能打扑克,有什么娱乐活动老人们都一起参加,挺开心,挺幸福。”

  近年来,准格尔旗高度重视老年人福利工作,着力在夯实基础、创新模式、完善政策上下功夫,全面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初步构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不断满足准格尔旗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目前,准格尔旗共有公办、民办养老机构13家,幸福互助院12家,多元化的养老模式让老年人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