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过后,夏天就要来了,春天的惬意开始渐渐隐没,取而代之的则是炎热愈加明显。这时候,拌上一份清爽可口的老虎菜,无疑是打开夏天最为正确的方式。
在中国的传统菜谱中,有着许多“名不其实”的菜。蚂蚁上树中没有蚂蚁,狮子头里没有狮子,黑熊耍棍中没有黑熊,而老虎菜中自然也没有老虎,它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凉拌菜,属于东北菜系。
关于它的由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东北,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刚过门的新媳妇第一天早上是要给公公婆婆做早饭的。很久以前,有个刚过门不会做饭的新媳妇,第一天早上下厨房可把她为难坏了。于是她就把厨房里的蔬菜切成丝,又把盐、味精、糖、醋、辣椒油等每种调料都放了点儿,拌匀后就端上来让公公婆婆品尝,婆婆看了一眼,尝都没尝,一句“你虎啊”脱口而出(虎:在东北方言中意指此人傻,缺心眼)。而公公尝了一口后则大呼好吃,婆婆半信半疑地尝了一口,也觉得味道不错,便问起这道菜的名字。由于是胡乱做的菜没有名字,这位新媳妇受婆婆的启发,灵机一动地说:“老虎菜。”
老虎菜没有固定的搭配,其做法也是各有不同,尤其以下四种做法最受大众欢迎:
第一种,用青尖椒、大葱、香菜剁成细末,纳入碗内,加入酱油、醋、味精调制而成。这种是老虎菜的原形,特点是尖椒、大葱、香菜的香味融为一体,咸中微酸,称之为“老虎菜”。
第二种,用炸干辣椒、大葱、香菜剁成末,纳入碗内,加入酱油、醋、辣椒油、味精调味,因辣味较足,故称为“母老虎菜”。
第三种,用芹菜、大葱、香菜剁成末,纳入碗内,加入适量清水、精盐、白醋、味精调制而成,因其清爽,故称为“公老虎菜”。
第四种,用炸红椒、大葱、青尖椒、香菜剁成细末后,与熟芝麻共纳碗内,加入适量清水、鸡粉、酱油、醋、香油调味而成,这种蘸汁集第二和第三种制法之精华,味香辣清香,所以被称为“杂交老虎菜”。
其实无论哪种做法,口味鲜辣,清爽开胃,都是这道夏日凉菜中的“小霸王”最大的特点。它用爽脆热辣的味道,迅速激活每一个人倦怠疲惫的食欲,从而使人感受到如老虎般“凶猛”的绝佳口味,无论是大鱼大肉后的清肠,还是大鱼大肉前的开胃,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食材调料可以说得上是极简,卖相也说不上十分好看,但依靠着口感的火爆,这道全是蔬菜的老虎菜,却成了饭桌上独特的存在,成了味蕾里独特的康乐。在新夏将至之时,让一份淡浓相宜的老虎菜,把我们带回最简单的悠悠时光里吧! (陈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