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稳就业“饭碗” 筑牢民生之基
内蒙古新闻网  21-04-30 16:10  【打印本页】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就业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一人就业、全家增收,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但疫情之下,如何确保就业,成为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去年,围绕贯彻落实“六稳”“六保”的要求,我市全力克服疫情影响,抓紧抓实就业工作,多点发力,让居民扎实端稳就业“饭碗”。据统计,2020年我市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61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5.1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2%以内,低于控制目标1.48个百分点;农牧民转移就业90329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100.37%;为1714户个体工商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093.7万元,带动3396人实现就业;培训各类人员9375人次;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9.9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9.82%,征缴失业保险费18639.2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取暖补贴并代缴医疗保险2503.35万元,发放率高达100%。

  学一技之长就业创业都不怕

  “宝宝,今天睡醒了怎么小眼泡儿肿肿的呀?老姨今天给做些消肿的饭饭吃吧!”“来宝宝,到听故事时间了,快来,老姨给讲故事啦!”日前,记者走进东胜区华研生活小区住户王女士家里,育婴师郑雪茹正在为王女士的孩子读绘本。

  “自从郑姨来了,我和我老公啥心都不操,郑姨看孩子我们太放心了。”对于郑雪茹的工作,王女士给了很高的评价。

  54岁的郑雪茹,一年前还是一位工厂工人,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家里的开销。但就在2020年,我市人社部门免费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郑雪茹报名参加,成为其中的一员。

  “在鄂尔多斯市世纪星培训学校里,老师每天课堂上给我们讲理论,课后带我们进行实践操作,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我很快就掌握了很多育婴方面的技术要领。”郑雪茹说。将近一个月的培训结束后,顺利拿到了中级育婴师证书。不久后便入户当起了育婴师,现在月工资能达到5000元。

  对于现在的工作,郑雪茹分外珍惜。“现在的工资是之前打工时候的两倍,多亏了政府免费组织的技能培训,能让我学到本领。有了这身本领,以后走哪都能吃得香!”就业培训学校的李校长也表示,这些学员的工资会越来越高。因为他们干得时间越久,经验也就随之越丰富,相应的工资也就会上涨。在他们那里培训过的资深学员,现在月工资能达一万元之多。

  有了公益岗就业不发愁

  今年42岁的刘芬芬是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镇乌兰淖尔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当记者来到社区时,她正在为居民调解矛盾。

  “张叔别生气了,楼上漏水也不是居民故意而为。她也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是他们家的管道老化造成的,现在住户下来和您诚心道歉,您就别生气了。生一肚子气,还伤身体呢!”原来是刘芬芬辖区的居民屋里漏水,楼下遭了殃。她正在为居民调解问题。

  刘芬芬说居民之间有矛盾很正常,但中间有个调解人,居民们的矛盾也就很容易解开了。看着刘芬芬处理工作如此熟练,谁都不曾想到她是今年一月份才来到社区工作。

  42岁的刘芬芬由于家有两位有病在身的老人需要照顾,还有三个上学的孩子需要做饭接送,无法外出务工。就在自己一筹莫展时,社区给她安排了网格员这一公益性岗位,每个月工资1760元。“我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得回家看一下老人,喂饭喂药,在社区里当网格员不耽误照顾老人,我也有点事做。”她说。不仅如此,将近2000元的工资也让刘芬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这样的人也能有用武之地!”

  家门口创业政府关怀暖人心

  今年31岁的柴有华是我市的一位退伍军人,一心有着创业梦的他最终还是放弃了朝九晚五的安稳工作,选择了开家旅行社。

  一方面自己本身就喜欢走南闯北,另一方面是柴有华的妻子大学就是学导游专业,对这方面比较精通。所以两人一拍即合,旅行社的最初构想也就应运而生。

  但旅行社开在哪里,夫妻二人起初举棋不定。因为妻子大学是在桂林上的,那里确实也有比较好的人脉关系,但回家创业又一直是柴有华的梦想。思忖再三后,柴有华还是决定回家闯闯。没成想,回来之后我市的政策给了柴有华大大的惊喜。

  对于公司的申办到资质的审批,不仅没有繁琐的办证流程,而且公司的工作室政府还免费提供!面对疫情,外地的很多同行们都纷纷关门,而柴有华的旅行社“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强大冲击波。

  “疫情期间,对于文旅行业来说确实是一次考验。最严峻的那段时间,我给公司的员工都发不开工资了!就在我一筹莫展时,东胜区就业局却主动联系了我。”讲到这些,铮铮铁汉子柴有华眼里浸满了泪水。柴有华说就业局在疫情那段时间主动问询了他公司的运转情况,并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过后,就业局主动将20万3年无利息的创业担保贷款发到了柴有华手中。也就是这20万元将柴有华的公司于水火中成功解救。还有很多小微企业也都受到了同等待遇,在这样的温床中创业真的是太幸运了!

  就业是最大民生,民生聚集民力。在我市各地,成功就业创业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而这三位仅仅是众多人群中的一个缩影。做好稳就业工作是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对于困难企业我市采取“免、减、缓、降”四项措施,让企业度过难关,此项政策惠及我市大中小微型参保企业7701家,共为企业减负2.48亿元;为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通过加强线上培训平台建设,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等措施,向全市整理公布55家免费线上培训资源及服务平台,提供免费培训工种200多个,开展线上就业技能培训3032人次;开展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3844人次,开展创业培训1983人次,开展转移农牧民技能培训3548人次;创业担保贷款也实行“两提高、一延长、一扩大”,个体工商户贷款额度由原来的最高15万元提高到20万元,贷款期限延长为3年,小微企业贷款额度由原来的20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东方风来满眼春,这一个个数字后面,都代表着我市聚焦民生福祉,助力产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为城市经济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牢牢“兜”住民生幸福,不断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鄂尔多斯一直在路上!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