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买公母牛犊的牧民到了,挑选买的牛犊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春天本来是播种的季节,但最近一段日子,家住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的廷▪巴特尔可是忙坏了。这不,前来他家看牛、买牛犊的牧民接踵而至,一批又一批,刚送走一拨,又来一拨儿,来了一次反季节“出栏”。
春季的原野上,远处的浑善达克沙地云蒸霞蔚,晨雾迷茫中,廷▪巴特尔家的牛栏里较往常异常热闹起来,牧民们看牛的看牛,拍照的拍照,不时窃窃私语般交谈着,这已经是他家今年迎来的第二批买牛犊的客人了。牧民在挑选牛犊,有要公的,有要母的,选好的牛犊被装车、启运、拉走。等到了五六月份,他家还要再卖第三批牛犊呢。
快乐的生活在草原上的双胞胎哥俩
也是在这几天,一对儿可爱的双胞胎牛犊凑热闹一般降临到了这片暖风习习的草原上,因为刚刚出生,离家又有一段距离,走不回来,廷▪巴特尔夫妇就开车把这双胞胎哥俩拉回来,一路上,哥俩坐在车上,似乎还很享受的样子,可做了母亲的牛妈妈真的很辛苦,一步不拉地紧跟着车走,一边还不时伸长脖子朝着车厢里张望。天使般投胎的这对儿小花牛犊,着实给这户勤劳的牧人家带来了很多惊喜。廷▪巴特尔夫妇情不自禁的把降生的全过程拍摄下来,炫耀一般晒到了微信朋友圈儿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又过了两天,这双胞胎哥俩已经在草原上快乐的撒欢儿跑跳了。
廷▪巴特尔家共有5926亩草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他们就着开始了“减羊增牛”的艰辛尝试,并且付诸行动。
经过三十多年的反复实践和努力奋斗,如今他们已经进入到了收获期。他家的西门塔尔优质良种牛平均每年都保持在50头左右,从不超过这个规模。可是,在不断提高牲畜个体产值的前提下,他家的牧业养殖成本却不见增加多少,这正体现了廷▪巴特尔一贯倡导的“四点理论”,即:“牧业投入少一点儿,劳动强度小一点儿,经济收入高一点儿,生态效益好一点儿” ,而他家也借助这一正确的指导思想提前实现了达小康目标,这样的智慧型牧业经营方式和休闲式现代家庭牧场模式,难道不该引人深思和效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