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慧
赵尚军
王英民
杜文军
赵尚军医生为骨折患者做检查
抢救新生儿
母婴平安
王英民到基本戈医院和赵尚军配合骨科手术
刷手衣放在专门的隔离区域
驻地居住区门前,简易的洗手消杀处。
马萨卡医院候诊的患者
◎记者沈建梅
临近春节,在距离中国8000多公里、赤道南侧的非洲国家卢旺达,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形势下,4名包头医护人员正在艰苦的环境中直面疫情的威胁,开展援外医疗工作,用大无畏的勇气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温暖着那片土地。
让我们一起认识他们——
杨文慧:包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内蒙古第21批援卢旺达医疗队副队长,第二次援卢,目前在马萨卡医院工作;
赵尚军:包头市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内蒙古第21批援卢旺达医疗队副队长,第二次援卢,目前在基本戈医院工作;
王英民:内蒙古包钢医院手术室副主任护师,内蒙古第21批援卢旺达医疗队队员,目前在马萨卡医院工作;
杜文军:包头市中心医院二级技师,中式烹调专业,内蒙古第21批援卢旺达医疗队队员,第三次援卢,目前在马萨卡医院工作。
疫情笼罩下的卢旺达
1月29日下午5点30分,卢旺达马萨卡医院,下班后杨文慧和王英民快速回到办公室,脱掉穿了一天的白衣、鞋子,做好手消,新换了口罩,临出门前打开紫外线灯,经过紫外线消毒后,这套行头下周一上班还要穿。
又是忙碌的一周,她们随内蒙古第21批医疗队抵达卢旺达已经整整一个半月。
从1月9日马萨卡医院手术室护士感染新冠肺炎、医院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后,短短20天时间,医护人员感染人数已经增加到27人!
疫情并没打乱马萨卡医院的日常工作节奏,一切按部就班,在此工作的内蒙古医疗队队员们,依然像往常一样出门诊、查房、手术……这周,杨文慧、王英民在防护、消杀非常薄弱的手术室又开展了5台手术。
不仅是马萨卡医院,卢旺达全国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数都在不断翻新——这个国土面积仅相当于包头市大小、人口却达1200万的非洲国家,每天新增病例数从1个多月前医疗队刚刚抵达时的100多人,已经飙升到300多人,最高的一天达到500多人!
随着疫情形势的日益严峻,卢旺达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宵禁,晚6点到早6点时段,街头有警察巡逻,非必要,不外出。
从马萨卡医院到驻地,是一条由中国政府出资修建的柏油路。路北,有连绵的山丘、村落、屋舍、农田;路南,是稀疏的林木,香蕉、牛油果还挂在枝头。雨季渐过,旱季将临,最近几天卢旺达的气温已经回升到与包头盛夏相仿,紫外线格外强烈,杨文慧和王英民无心欣赏这静谧的田原风光,加快了脚步,希望在宵禁前赶回驻地。
2020年12月14日,经过前期4个月的封闭培训,杨文慧、赵尚军、王英民、杜文军4人与来自内蒙古其他盟市的12名医务人员一起组成中国(内蒙古)第21批援外医疗队,在卢旺达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工作。
在卢旺达,中国援建的医院有两个:马萨卡医院和基本戈医院,两院相距90公里,与马萨卡医院相比,基本戈医院更为偏远。目前,杨文慧、王英民和杜文军3人在马萨卡医院工作;赵尚军在基本戈医院,下半年双方将对调工作地点。
和确诊护士同台手术
时间回到1月5日上午,马萨卡医院手术室正在进行着一场惊险的大抢救——一位臀位单足先露的产妇从基层健康中心(相当于卫生院)转到马萨卡医院救治。
“在产科中,这种情况是特别危险的,产妇在基层健康中心已经待产很长时间,反复助产,生不出来转来我们这儿。”杨文慧回忆说,当天产妇过来时,婴儿胎心已经不好了,出现了胎儿窘迫,心率减慢,每分钟八九十次,新生儿出生后窒息,她立即给新生儿吸痰,做心肺复苏。“塔利西里(音)一直在台上配合我,新生儿出生后又和我面对面抢救。”
塔利西里是手术室护士、高年资助产士,马萨卡医院确诊的第一名医护人员。
“周三做手术时,没见到塔利西里,以为她轮休,当时没在意,周四也没见到她,我还想和她聊聊那天一起抢救的新生儿呢,想告诉她孩子的情况已经稳定了。”杨文慧回忆说,6日、7日、8日连着3天都有手术,直到8日下午做手术时,和她搭台的护士长才告诉她塔利西里病了,“听说她开始发烧时,以为是疟疾,一查不是;7日时烧还没退,又开始出现咳嗽、胸痛症状,她又查了一次疟疾;到了8日,咳嗽、发烧、胸痛症状进一步加重。”杨文慧说,直到9日,塔利西里才确诊新冠肺炎。
由于物资匮乏,卢旺达不能做到全民检测,只有出现相关症状后,才能进行核酸检测。
继塔利西里后,短短几天时间,马萨卡医院又有6名医护人员相继“中招”:3名助产士、2名麻醉师、1名助产士带的实习生……
以妇产科手术为例,在马萨卡医院做手术,需要一名中国医生带一名当地医生做。然而,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现后,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相关要求,从1月9日开始,与马萨卡医院确诊医护人员密切接触的7名中国医生进行了短暂的隔离,手术工作难以为继。“他们非常需要我们,所以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后,我们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诊疗和手术工作。”杨文慧回忆说,他们和院方沟通后,手术室进行了大面积消杀,手术工作很快恢复,她做的第一台手术就是带当地医生一起完成的第4次剖宫产、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这种手术即使在国内做,风险也非常高。
祖国就是强大的后盾
马萨卡医院的疫情消息传出后,中国驻卢旺达大使馆和自治区卫健委高度重视,给予医疗队诸多指导。
1月10日周日下午,自治区卫健委主任王占国亲自组织召开视频会议,自治区疫情防控专家与医疗队员视频沟通,询问疫情情况,指导抗疫工作;1月14日,自治区卫健委再次组织召开视频会议,在线指导,解答医疗队员关心的问题。
视频会后,自治区相关专家与医疗队员们建立了微信群,随时给医疗队员提供指导。
由于缺乏抗疫物资,卢旺达当地人基本佩戴自制的布口罩,由于透气性不好,人们经常将口罩拉下来,只捂住嘴和下颌,露出鼻子。“包括医护人员,最多只有外科口罩,不能做到定期更换,更别说N95口罩了。”杨文慧介绍说,医疗队出发前,进行过为期4个月的封闭式培训,其中就有相关疫情防控的培训,出发时也带了不少抗疫物资,目前,国家卫健委和自治区卫健委的几批物资也先后抵达。“特别是马萨卡医院的疫情发生后,自治区卫健委及时了解我们缺什么,马上组织采购,又给我们补充了一批物资。”
在记者采访中,包头的4名医疗队员全部表达了同一心声:祖国是他们强大的后盾,感谢各级卫健委、感谢所在医院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
直面疫情防控再升级
“‘大环境’虽然不好,我们的防护还是很到位的。”采访中,包头唯一在基本戈医院工作的赵尚书为记者还原了他们在卢旺达的工作和生活。
马萨卡医院疫情发生后,内蒙古医疗队的防护等级升级,外科口罩严格4小时一换,门诊、手术时使用N95口罩,驻地也按照感控标准进行了分区。
医疗队的驻地严格划分出生活清洁区和相对污染区。队员们下班归来后,用纸巾护手打开驻地大门,在居住区楼外的简易水池再次洗手,摘掉口罩,进入专门隔离出来的紫外线消毒区域,脱掉刷手服、鞋子等归来时穿着的衣物,打开紫外线灯消毒1小时,在旁边的浴室洗澡后换好衣服进入生活区。第二天上班还是这套流程,把自己的衣服放到隔离出的区域后,再穿上紫外线消毒后的刷手服上班,上班后在办公室还要换上白衣和工作时穿的鞋子、口罩,最大限度地避免感染事件的发生。
由于卢旺达资源匮乏,对疫情的管控力度较弱,所以医疗队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完善防护细节,小心再小心!“卢旺达生活条件比不了国内,经常停水,我们备了几只大桶,平时蓄得满满的,保证大家洗澡用水。”杨文慧表示,就连用餐,队员间也分时段取餐,分开用餐;闲暇时,大家也会在院子里,保持1.5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做做运动、聊聊天。
“开始出现确诊病例时,大家心里确实挺紧张的,现在医院的确诊病例增加到27例,大家反而放松了心情,慢慢适应了这种疫情下的生活和工作。”杨文慧说,最让她感动的是队友间的帮助和关爱,马萨卡医院出现确诊病例时,10名队员被隔离了7人,赵尚军医生主动留在了马萨卡驻地,帮助大家送饭、购置生活用品,“他在基本戈会更安全,那时他却选择了和我们一起面对疫情。”直到1月12日在基本戈那边有手术,他才回去。
骨子里的“非洲情怀”
“老援外”曾总结:不来非洲,怕非洲;来了非洲,爱非洲;离开非洲,想非洲。
每一位曾经援非的医生,骨子里都会刻印上抹不掉的非洲情怀。“午夜梦回,最多的是卢旺达的山山水水,卢旺达热情的朋友们,卢旺达一起工作的战友们,在卢旺达结识的我的老师。”杨文慧曾参加过第19批内蒙古援卢旺达医疗队,感觉一年的时间非常有限,也弥足珍贵,疫情当下,更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承担这项工作。这一年,她制定了更多的工作计划……
赵尚军亦如此!曾经的援非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卢旺达骨科医生的稀缺。
卢旺达是“千丘之国”,境内多山丘沟壑,道路崎岖不平,发展水平与我国20世纪70年代相仿,人们多骑自行车出行,四肢骨折患者多,由于得不到及时治疗,不少患者骨伤畸形愈合(未经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导致),终生残疾。
一件事情让赵尚书印象深刻:一名8岁的孩子股骨干骨折,卢旺达医生只为其做皮肤牵引,两周后孩子腿不疼了,但骨折部位畸形愈合。赵尚军希望重新为孩子做手术,否则孩子将终身残疾,但卢旺达医生及患儿父母却认为能够得到这样治疗已经足够了,拒绝手术。
受手术室无菌条件和手术器械限制,在卢旺达只能开展最基础的四肢骨折手术,“骨科手术开展起来比较困难,从我们第19批医疗队开始,规定不管哪边医院有骨科手术,另一边的医护人员都要开车过去帮忙,路上花些时间也值得。”赵尚军说,受器械和条件限制,做四肢骨折手术时,卢旺达医生还在使用过去中国医生教的“皮肤牵引”法,他目前正在教一名有心从事骨科专业的护士学习骨牵引法,希望因骨伤畸形愈合致残的患者越来越少。
王英民的“非洲情怀”已深植多年。
从1996年参加工作至今,王英民在包钢医院手术室整整工作了24年,手术室前辈高月明老师两赴非洲援卢旺达(第14、16批),护士长王永美也来过卢旺达(第19批),“她们经常和我聊起在卢旺达的工作和生活,传递了很多正能量,我也特别想像她们那样参与这项伟大而崇高的工作。”王英民告诉记者,如今孩子考上了大学,家里的老人身体还好,她没有“后顾之忧”,才有了这次圆梦之行。
王英民曾赴美国奥卡拉心脏中心学习,有较好的英语基础,这次来卢旺达,她带来一些英文专业书,希望在提高自我的同时,帮助卢旺达的两家医院手术室树立护理、消毒理念,规范护理操作。
同样,杜文军也是援外医疗的“老兵”,虽然他不能像杨文慧、赵尚军、王英民那样直接参与到救死扶伤、为当地人民解除病痛的医疗工作中,但是能作为厨师,为医疗队员做好饭,让大家在艰苦的环境中有可口的一日三餐,他的内心就很满足。
每天早晨五点半,杜文军就要起床准备早餐,队员们7点准时吃早餐,然后去工作。
卢旺达饮食以牛羊肉居多,由于气候炎热,牛羊鲜有肥膘,不仅腥膻味重,口感也比较“柴”,加之蔬菜品种少,绿色蔬菜更少,能让队员们吃上家乡的可口饭菜并不是件容易事儿。
“来卢旺达三次,越来越融入这里的生活,工作也得心应手。”杜文军说,他希望能为援外医疗出一份力,作为“老兵”,在特殊的疫情时期,他必迎难而上。
医疗无国界。卫生援外工作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搭建起了中非人民之间友谊的桥梁。自1982年内蒙古自治区承派援外医疗队以来,至今已有38年历史,派出20批医疗队共243名队员,在当地累计诊治病人67万余人次,实施各类手术3.5万余台,抢救危重病人1.6万余人次。
在此,我们向所有参与援外医疗的医护人员、向疫情之下出征的勇士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