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本土小龙虾“抢鲜”上市
内蒙古新闻网  21-07-28 10:39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晚报

  个大味美的小龙虾

  农户在小龙虾养殖基地内捕捞

  ◎记者王璐

  实习生李洺鑫李波

  摄影常静

  说起夏日里最火的小吃,毫无疑问有小龙虾,它凭借着自身独特的魅力,迅速俘虏国人的味蕾,成为全国各地大排档里的“主角”。麻辣、蒜蓉、十三香,想想都能让人流口水。“不吃一次小龙虾的夏天,不叫夏天。”可以说,对于每一位爱吃的朋友来说,吃小龙虾才是夏天爱的表达。

  众所周知,江苏的盱眙、邵伯镇,湖北的潜江地区是国内小龙虾的三大产地,但是您知道吗?在咱们土右旗明沙淖乡的杨家圪堵村就有一个小龙虾的养殖基地,这几天,这里的小龙虾喜获丰收,开始陆续上市。

  好水养好虾

  7月23日下午,在杨家圪堵村和盛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小龙虾基地,来自山东省微山县的技术负责人宋阳熟练地撑着单舟,从鱼塘里拉起一筐筐活蹦乱跳的小龙虾。

  “这个时节的小龙虾很肥嫩。这里的水源好,吃的又是原生态食物,所以养殖出来的小龙虾质量很好。”宋阳边说边从筐中拿起一只小龙虾,“养殖小龙虾需要看水是清水还是浑水,只要看肚子就会一目了然。”眼前,被宋阳捏着的小龙虾,两只大钳子在空中张牙舞爪地挥舞着,从缝隙中看过去,它的腹部绒毛白净整齐。

  “包头这边白天热、晚上冷的昼夜温差非常适合小龙虾的生长。”宋阳说,早晚的温差会令小龙虾的食量增大,所以这里的小龙虾才能个大肉肥,很有弹性。“单个小龙虾的重量可以达到七八钱,品质可以达到中上等。”

  资源“活”起来

  “我们村为了发展集体经济,2019年开始利用黄河故道改道后闲置的鱼塘尝试着发展水产养殖。”杨家圪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鲁政锋介绍,“因为市场上的鲤鱼、鲫鱼的产能基本已经饱和,所以我们一开始选择的是养乌鱼。”

  然而,首次尝试的结果并未达到预期。“市场对乌鱼的认可度并不高。”鲁政锋表示,鉴于此前的经验,村委会考虑换点新鲜好卖、利润可观的品种。“因为网上说小龙虾现在非常火,我们就想着试养一下。”

  想法有了,接下来该如何实施?从养殖地域上看,小龙虾的养殖一直以江浙一带为主,特别是湖北省小龙虾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半,内蒙古地区尚未有大规模养殖小龙虾的先例,为了确定小龙虾是否能够在包头“适者生存”,村委会从山东济宁市的微山县请来了三位技术员。“从去年秋天开始,技术人员多次来我们这儿对水里的微生物进行化验,得出的结果是咱们这里的水质特别好,非常适合小龙虾的生长。”

  于是,杨家圪堵村委会投资80余万元建成了260亩特色水产养殖基地。“今年4月份小龙虾试养开始。第一次放了3千斤虾苗。”鲁政锋说,虾苗投放后,技术员每天都会围着鱼塘转,观察小龙虾的生长情况。时间一长,技术人员发现小龙虾不仅完全适应这里的水质,且养出的小龙虾个大腮净、肉质鲜肥,于是便再次投放了虾苗。“第二次投放了8千斤虾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龙虾的成活率超过了95%以上,预计可实现村集体收入6万元。

  不过,受到气候的影响,本地小龙虾的生长速度比山东、湖北等地稍慢。“在山东,小龙虾一般45-50天就可以上市,在咱们这儿需要两个多月,将近90天的时间。”鲁政锋表示,正是得益于较长的生长时间,才会让本地小龙虾肉质更紧实、嚼劲更足、味道更好。

  期待大市场

  “我们一般每天晚上下10个左右的网,到第二天收网的时候,一网差不多有10多斤。打上来的虾基本上9点之前就全部卖完了。”鲁政锋说,目前杨家圪堵产的小龙虾主要销往包头以及呼和浩特市等周边地区,每斤的销售价格为40元。“因为小龙虾的品质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供不应求,必须要提前预订。”

  小龙虾的试养成功令杨家圪堵村委会每个人的信心大增。谈到未来的规划,鲁政锋表示,目前只是前期的试养阶段,将来会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我对未来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下一步将自己繁育种苗,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除了小龙虾,在杨家圪堵特色水产养殖基地,还试养着螃蟹、鲶鱼、白对虾。“螃蟹现在已经长到了一两多,白对虾也长大了,预计八月十五前后就可以上市了。”鲁政锋说,“我们准备在举办网红小龙虾节的同时,实现食品生产多样化,为明沙淖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