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和黍称为稷,不会有人反对。民间称谓里,糜子为硬黄米,不黏;黍子为软黄米,极黏。
准格尔是糜子和黍子的原产地,西汉时称美稷,为当时名县,以盛产糜和黍而得名,地理范围很大,纵横今天的蒙、晋、陕接壤区。古时祭祀时以糜子为长,被称为“五谷之长”。“江山社稷”一词与它有关。
准格尔人食酸粥,并非无缘无故,盖因糜子为主要粮食作物,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糜子统领了准格尔餐食二千余年,糜米捞饭是准格尔人的千年乡愁。
很多人不知道,小麦还没有获得大面积种植时,产量也极低,于普通人家来说,这是奢侈品。糜米和黍子是人们的日常粮食,栽培和贮藏相对也更容易和持久些。两种跨越7000余年的粮食,自然汲取了很多人的智慧,有许多种吃法。
相对于糜子,黍子的种植范围更大一些,吃法也更丰富。油炸糕就是其中之一。
在准格尔,或者说在蒙、晋、陕接壤区,甚至更大范围里,油炸糕不仅仅是食品,也是祈福,甚或还是信仰;不仅仅是日常,也是仪轨。联结着月缺阴晴,悲欢离合。一餐一饭,见到油炸糕,便看到了待人接物、婚丧嫁娶、生老病死。
君不见逢年过节、娶妻嫁女、生日祝寿、甚至高考得中等等各种场合,一定会有一盘金灿灿的油炸糕,蕴含着“步步高”的祝愿。便是丧事,也要特意奉上一盘,享其“寿意”而祈福禄。慈禧便将油炸糕填入了满汉全席,以人参、党参、黄芪等入稷,以玫瑰、青梅、樱桃、核桃仁调馅,入油锅淬火以炸,是慈禧喜爱的食品之一。民国初年,慈禧的御厨许德盛的一个徒弟就在沙圪堵做油炸糕,许德盛以善做油炸糕而受到慈禧喜爱。
谁又敢否认,准格尔油炸糕没有宫廷的法门呢?
但不管油炸糕如何显赫过,今天,它就是一款平民食品,历史上,也未有过显赫的身世。但大雅之堂上,从没有缺少过它的身姿,声势也如鱼得水。
准格尔油炸糕用准格尔胡油烹炸,覆火出锅,便会膨胀开花。火味若泼辣,又不失温柔,色泽便金黄,食之柔韧、绵密、细腻;足火且紧,则又是一番极致,退火有稷香,略焦黄,沁透、霸气、张扬,食之劲黏儿、爽口、有层次感。火候诞香,内藏尾韵,这是准格尔油炸糕的秘诀。修火就尤为重要了,失了准格尔煨炭,修火无从谈起,黍香也就无法被诱出来。
很多食家也用准格尔黍子、胡油炸糕,但缺了准格尔煨炭的细致入微,油炸糕也就变得面目模糊了,成色也就毫无波澜了。
本地人年年月月吃油炸糕,好与不好的界限在哪?在舌头。准格尔人做油炸糕,揣糕亦要筋道,劲儿要低沉,一劲下处,并非蛮力,却又霸道,这是多年的修持,天道自然,凌波微步罢。再说,就有点故弄玄虚了。
食准格尔油炸糕,要正襟危坐。准格尔人讲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这样吃才会庄重,玩味和尾韵才会显现出来,口齿留香也会持久。
稷黍,天下五谷之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