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母亲的“家规”
内蒙古新闻网  21-12-21 16:52  【打印本页】  来源:兴安日报

  杨润德

  母亲已是87岁高龄,她含辛茹苦拉扯我们兄弟姐妹七个长大成人。她对我们打小立下的管教方式虽说是挺土气,但在我们的思想中,母亲教育子女的“家规”仍然值得我们世代传承。

  母亲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不管见到谁都要有个大小,要懂礼貌打招呼说句话的习惯,从小要知道不能忘记别人的好。母亲这句“家规”看似小事却有深刻内涵。我小时候,每每遇见了尊长,母亲一定会说:“小二,快打招呼!”碰见平辈,就让我喊哥哥、姐姐、弟弟……直到现在,我们早已都是有家有业的人了,但我仍保留着“哥哥、姐姐、弟弟”的称呼。即使遇到外姓客人和朋友,我们一般也是按照辈分次第亲切地称呼着,也从未觉得别扭过。

  母亲教我们饭桌上的“家规”,让我们明理懂规。那时,父母亲在家里耕种着那一点贫瘠的园田地,靠在生产队里挣的工分养家糊口,日子过得紧巴巴。虽说日子贫苦,但一家人和和气气,其乐融融。每到吃饭,母亲总是变着法子保证饭桌上有两个菜,哪怕是拌个小凉菜也能让我们吃饱这顿饭。母亲为我们立下一个死规矩:家里若有长辈、客人时,必须得请他们先落座入席吃完后,我们兄妹几个才能“上桌”。记得有一年家里杀年猪,按照当时“购半留半”的国家政策,我家留下了半边年猪肉,不足50斤重。在靠挣工分分粮食,饥一顿饱一顿的那个年代,母亲拼命苦干节俭维系着一大家人的生活,供着我们四五个孩子念书,还能喂养出百十来斤的年猪实属不易,难怪左邻右舍都啧啧称道:“春兰,你家的日子让你过得不错啊!”香喷喷、油汪汪的年猪肉被端上饭桌,猪肉炖粉条的香味飘散满屋。我们兄妹几个站在旁边馋得直流口水,但我们知道母亲“有言在先”的规矩,父亲上工还没有回来,必须等家人都齐了才能上桌吃饭。等啊等,盼啊盼,肚子饿得直咕噜。不满四岁的小弟弟终于忍不住爬上了板凳,拿起筷子就往菜碗伸去,母亲正好走过来看到了这一幕,对着弟弟的屁股就是一大巴掌,小弟弟“哇”的一声哭起来,刚收工回家的父亲有些看不过去说:“孩子太小不懂那么多的事儿呢,肯定也是饿了,就让他先吃口吧。”母亲一听这话情绪有点激动,大声说:“管教孩子就要从小养成一种好习惯,不然长大了也成不了啥大器,还会让人说这孩子没教养,被人看不起!”母亲打小弟弟的那一大巴掌和她说的那句话,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母亲孜孜不倦对子女们的严格管教,让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就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百善孝为先”的深刻道理。长大后,我们始终恪守厚道诚实、长幼有序、遵纪守法、本分做人。日子虽然平安淡然,但是总有远近四邻众多真挚朋友相帮相助,这些,都是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好母亲知行合一、言传身教的结果。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