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小“+”为大“家”
蓝天街道创设“共建实践金”
让居民需求定向“变现”
“看,这就是街道用‘共建实践金’给我们办的实事儿,大家都着急地等着投运呢。”。11月4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蓝天街道铁北社区,居民张晋平高兴地说,他手指的一处“圆帽”状建筑上挂着“铁北社区老年人一站式生活圈”的大红牌匾。里面,老年人助餐点、家政服务室、微服务志愿服务室等数个功能室都已装修停当。他说这里以前是一个杂物堆积的破败自行车棚。尤为让他开心的是,他是独居老人,以后不用再为一日三餐操心了。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蓝天街道梳理出66项重点实事菜单,其中重中之重是关于23个老旧小区的。辖区内有236栋楼都属于“老龄化”,有的超过了三十年,功能性问题众多。要让这些菜单变“清单”,首先得解决“钱”的问题,是“坐等拨款”还是找其他部门“伸手化缘”?
而在准能集团党工部部长杜显杰看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供需”不能衔接的现象——许多党员干部或共建单位有心为群众办实事,但无从下手。
▲与共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
蓝天街道将两个问题合并解答,创设了“共建实践金”,将辖区的共建单位、驻地商铺、党员先锋等力量动员起来,特别是充分放大居民群众自愿参与的积极性,通过驻地商铺“爱心捐”、党员干部“带头捐”、共建单位“定向捐”、居民群众“互助捐”的“四重奏”,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变成了“大合唱”。从企业捐赠的几万元到居民自愿捐款的几十元,短短的时间里,“共建实践金”筹集到了300多万元。
有了钱,怎么花?蓝天街道制定了“硬框框”,除用于救急、解难、奖先外,便是听取民意、定向投放,能修则修,宜建则建,精准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共性短板”。
▲改造后的便民大厅
目前,已完工的12个“定点投”项目和正在建设的3个“定点投”项目,都是由居民共同商讨决议出来的,有公园、广场的提升改造项目,有农民工服务驿站、儿童幸福游园、老年人一站式生活圈等新建工程,居民的养老、托幼、就业、出行、休闲等诸多定向需求正在“变现”,可惠及22000余名居民群众。
“其实,我们单位捐赠6万元的时候,根本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共建实践金’让我们的资金和居民的需求实现了精准衔接,以后我们还会出资出力,一起和街道把实事办实。”回想起一个多月前的捐赠行动,杜显杰颇有感触。
▲改造后的邻里广场
蓝天街道党工委书记韩燕这样总结“共建实践金”的作用:滴水汇海,将社会力量和居民自治引入社区治理,让资源优化整合且好钢能用在刀刃上,把实事办到了居民群众的心坎儿上,最终实现街道这个“大家庭”更加温暖、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