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与敕勒川
内蒙古新闻网  18-08-22 10:51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千百年来口口传诵的《敕勒歌》,是敕勒族大将斛律金在军旅中振臂唱出的。这首歌让历史记下了敕勒族,也记下了敕勒川,那么,敕勒川在哪里呢?敕勒川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平原!

  敕勒族又名高车,起源于贝加尔湖一带,秦汉时称为丁零,是我国最北边的一个古老民族。后来敕勒族不断向黄河流域迁徙,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敕勒歌》所描绘的自然风光是阴山脚下的美丽草原。在一千多年前,敕勒川面积是非常大的,应该是以呼和浩特为中心的阴山脚下的广袤草原。

  据史载,斛律金是朔州敕勒部人,“性敦直,善骑射,行兵用匈奴法,望尘识马步多少,嗅地知军度远近”。东魏武定四年(公元546年),东魏大丞相高欢率领十多万大军讨伐西魏,围攻西魏重镇玉壁(今山西稷山县西南),苦攻五十多天,不但没攻破城池,反而遭西魏守城名将韦孝宽的重创而溃不成军。为了振奋士气,出生于白道地(今呼和浩特城北坝口子村)的东魏军主帅高欢特请出了老将斛律金,要他用家乡的歌声来激励士气。须发斑白的老将军斛律金当即用鲜卑语挥臂吟唱出了这首东魏将士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敕勒歌》。当斛律金气势雄浑、苍劲高昂的歌声在军营大帐中响起时,震撼了将士们的心,全军将士不由自主一起跟着吟唱起来。歌声把他们带回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大草原,带回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故乡。项羽的“四面楚歌”使楚军思乡厌战,但斛律金这首思乡之歌倒激励了士气,歌声让将士们人人饱含热泪,军队顿时群情激奋、士气高昂起来。就连主帅高欢也禁不住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与斛律金合唱起来。雄浑的歌声拂去了将士们萎靡不振的神色,也荡去了高欢心头的郁闷。就是这样一首歌,使东魏大军没有因战败而士气低落,而是顺利地返回了自己的国都邺城。

  据《乐府广题》推论,当年斛律金在玉壁城下唱出这首大气磅礴的《敕勒歌》时用的是鲜卑语,后来才被译成汉语。


[责任编辑: 杨璐]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