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阿拉善“查玛”
内蒙古新闻网  20-05-18 10:12  【打印本页】  来源:正北方网

  今天,小编为您介绍的是在阿拉善博物馆“驼乡神韵”展厅中展示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统舞蹈类)——阿拉善“查玛”。

  “查玛”的起源

  “查玛”系藏语,意为舞蹈。“查玛”也是“羌姆”的音译,有学者还将其译为“查玛内”“萨玛”“恰木”“禅木”,或直接翻译成“跳神”“打鬼”“跳布扎”。“查玛”是流传于蒙古族和藏族聚居地区的宗教法舞,蕴含着深邃的宗教思想与仪式性的内容。源头可追溯到古代印度的一种民间舞蹈。8世纪左右,这种舞蹈随着佛教传入我国西藏地区,在吸收融合了西藏本土的苯教仪轨和民间的面具舞、拟兽舞、鼓舞等艺术后,演变成以传播宗教教义为目的,表达祛灾除祸、保佑万物生灵平安、祈祷世间康乐吉祥等美好愿望的宗教舞蹈,并开始广泛流行于藏区的佛教寺庙。16世纪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传入蒙古高原后,这一宗教仪式舞蹈随之在这一地区也流传开来,因传承地不同,“羌姆”在传播过程中与“萨满”宗教仪式、蒙古族民族乐舞相结合,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查玛”在繁荣、失落、重构、发展过程中由原来的寺庙宗教仪式变成了一种包含舞蹈、音乐、诗歌、美术、雕塑、木偶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性宗教艺术。

  独特的阿拉善“查玛”

  阿拉善“查玛”是由广宗寺的第一代活佛罗桑图登加措(亦称温都尔葛根)在1764年到1778年期间,以藏传佛教的宗教法舞为基础,进一步加工改编,创作而成。其目的同样在于期望灾祸消除,庇佑生灵平安,祈祷安康吉祥。

  神秘的“查玛”面具和

  色彩斑斓的“查玛”服饰

  “查玛”表演时,面具非常重要,是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查玛”面具按照造型可分为凶相面具、善相面具和动物面具三类。凶相面具形象狰狞恐怖,在“查玛”表演中占比较大,特别是各类威猛忿怒的护法神法相面具最为引人注目。善相面具面目和善、安详,多为佛、菩萨形貌或世俗人物形象。而动物形态的面具,则大多表现的是具有动物外形的护法神。

  “查玛”面具一般是用纸、布、胶泥等材料先制出雏形,之后细致加工、施彩、绘画,有些还会用不同质地的物品进行装饰。

  阿拉善“查玛”面具的制作方法大体可分为四个步骤。

  一是整体塑形。也称打泥稿。是将砂土与胶泥按一定比例搅拌,放置一定时间后,开始制作泥模雏形,并用搅拌好的胶泥进行3-4次的修改完善。之后根据所要表现的角色特征雕刻面目细节和各种图案。制作面具上的骷髅冠、鹿角等独立形体时,先用木棍与面具进行整体连接,再用布条在木棍上缠绕出大体造型,最后用胶泥塑模。整个面具泥模制作完成后要在户外晾1-2天,冬季用时更长。

  二是制作外壳。用已经均匀刷好浆糊的麻纸和白布逐层黏贴于泥模表面,待第一层干透后,再贴第二层,如此往复,一般要黏贴10层。此时的厚度大概在30-40毫米之间,但也会根据每个面具的造型不同而进行适当调整。待整个面具干透后,将里面的泥模敲碎,留下完整的面具外壳,然后用细刷清理干净,再从内里黏贴8层麻纸和白布,以防止面具变形。再次晾干后,用砂纸和粗布对面具进行打磨抛光,进行细节修饰。

  三是绘制。在抛光打磨好的壳上先绘出面具的主要颜色和色彩之间的过渡关系,再绘制五官、头饰、纹饰等,最后用亮漆喷涂整个表面。

  四是添加配饰。根据需要,在面具上打孔,安上胡须、头发、耳环、羽毛等装饰物。

  “查玛”除了造型神秘的各种面具外,服饰也很有特色。主神的服饰或色彩亮丽,或庄重肃穆,质地精美,做工讲究。差役的服饰多以黑、白两色为主。鸟兽神的服饰色彩艳丽,造型夸张。整体来看,阿拉善“查玛”服装是以蒙古袍的样式为基础,根据角色形象加以改变,还搭配着具有蒙古族传统服饰特色的靴子、腰带和绣工精妙的披肩等配饰。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