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了26年的绥远省以前都管着哪儿?
内蒙古新闻网  21-03-05 09:45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晚报

  1941年的呼和浩特

  ◎周涛

  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后,国民政府废除了“道”的行政建制,设立行政督察区。鉴于拱卫边陲的需要,国民政府从东北到西北,设置了归绥、热河、察哈尔、宁夏四省、史称“塞北四省”。

  绥远,安抚边疆之意。绥远省位于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简称绥,省会归绥,范围包括今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海勃湾区和海南区、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以及乌兰察布市的大部分。据1947年统计,当时绥远省全省面积达到33万平方公里,人口222.9万。

  关于绥远省的建制渊源,要从明朝万历年间说起。明万历三年(1575年),也有一说是明万历九年(1581年),阿拉坦汗和其夫人三娘子建成“库库和屯”,明朝赐名“归化城”,这就是今天呼和浩特市的前身,人们习惯称之为旧城。明崇祯五年(1636年),皇太极打败林丹汗,纵火焚毁了归化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归化城在废墟上得以重新修建。康熙年间,漠西卫拉特准噶尔部势力十分强大,并经常袭扰清朝边境。为消除边境隐患,清乾隆四年(1739年),清廷在归化城北2.5公里处建成一处屯兵城堡,作为八旗兵的驻防城,乾隆赐名“绥远”,当地人称之为新城。乾隆六年(1741年),归化与绥远两城合称为归绥,清朝政府在此设立归绥道,隶属于山西省管辖,初有“五厅”,后发展为“口北十二厅”。

  1914年,袁世凯考虑自身利益,实行“晋绥分治”,归绥道从山西分出,与兴和道合并成立绥远特别行政区,为北洋政府时期的省级行政区划。1928年,国民政府将其改称为绥远省。

  1937年10月,日军攻占归绥,德王成立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并将归绥改名为厚和浩特。绥远省会由归绥县迁往临河县。抗战结束后,绥远省划分为四个区,一区辖武川、包头、固阳、萨拉齐四县;二区辖集宁、丰镇、凉城、兴和、陶林(今察右中旗)五县;三区辖东胜、清水河、托克托、和林格尔四县;四区辖五原、临河、安北(今乌拉特前旗)、米仓(今杭锦后旗)、狼山(今杭锦后旗和临河区一部)、晏江(原达拉特后旗)六县。1947年11月,归绥县升格为归绥市。到1949年前,绥远省辖有三市、20个县、18个旗、4个行政督察区以及归化城土默特左右两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绥远省辖归绥和包头两市以及22个县和18个旗。1950年,归绥省设绥东、绥中、绥西三个专区及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蒙古族自治区。1951年,绥东专区改为集宁专区,绥中专区改为萨拉齐专区,绥西专区改为陕坝专区。1952年,绥远省改由华北行政委员会领导,并撤销萨拉齐专区并入集宁专区。1954年3月6日,绥远省建制撤销,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早在1935年12月,毛泽东主席就发表了《对内蒙古人民宣言》,宣言庄严宣布,原内蒙古6盟24部49旗,察哈尔和土默特2部,宁夏3特别旗之区域,不论是否设县,一律归还内蒙古人民。撤销国民党在1928年在内蒙古设置热河、察哈尔、绥远三个行省及行政组织。由于抗日战争和国民党的统治,这一宣言一直没有得到实施。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与乌兰夫的一次谈话中指出,一定要恢复内蒙古的历史地域,逐步实现东西蒙统一的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一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清初,清廷建立初将内附于清朝的漠南蒙古各部称为“内札萨克蒙古”,共有6个盟49个旗,后简称为内蒙古。194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4月23日,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举行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393名代表通过决议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乌兰夫当选为主席,并决定每年的5月1日为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纪念日。当时内蒙古自治区辖呼伦贝尔、纳文慕仁(扎兰屯)、兴安、锡林郭勒、察哈尔盟、计32个旗、1个县、3个县级市,面积54万平方公里。1949年,为管理方便,内蒙古自治政府首府由王爷庙迁往张家口。

  1954年1月11日至17日,绥远省一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归绥市举行,会议决定绥远省、内蒙古自治政府合并,撤销绥远省建制。1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204次会议同意这一决定。22日,绥远省人民政府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举行联席会议,通过了合并决议。3月6日,绥远省、内蒙古自治区正式合并,原绥远省辖区统一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也由张家口迁到归绥市,并改称为呼和浩特市,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6月19日,国务院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将绥远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并撤销绥远省建制的决定》,存在26年的绥远省作为一个行政地理名词就此消失。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