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尔森镇的“暖流”
内蒙古新闻网  21-12-16 11:15  【打印本页】  来源:兴安日报

  入冬以来,气温骤降,但在兴安盟科右前旗察尔森镇却流动着一股“暖流”。房前屋后,村民们忙着分享收获的果实;公园广场上,孩童们在尽情嬉戏;农家小院里,老人们话着家常……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一个个甜蜜场景的背后,处处体现着科右前旗察尔森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用心和用情。

  近年来,科右前旗察尔森镇实施乡村振兴,按照立足当前和兼顾长远的战略要求,在产业发展、生态宜居、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百姓就业上做足文章。结合察尔森镇实际,察尔森镇发挥乡村振兴样板村示范引领作用,继续优化种植业结构比例,调整畜牧业养殖品种,推进“旅游+”战略,全力为乡村想出路、立产业、改面貌,让每个村庄都稳步实现富裕的梦想。

  如今,走进察尔森镇各乡村,不仅村庄美了,农家富了,村民更是尝到了生活的甜头。

  调整产业结构,鼓了村民钱袋子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的发展,要以能够让村民富起来为根本目的。

  “公司里像我一样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村民还有很多,现在每月有4000余元的固定工资,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正在兴安盟家禾米业有限公司水田管理区工作的察尔森嘎查脱贫户林建伟满意地说。目前,在该公司工作的察尔森镇村民有36人,每人年均收入5万余元。

  近年来,察尔森镇优化种植业结构比例,在“米”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协调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资金1000万元,投入到兴安盟家禾米业有限公司,并带动企业投资7000余万元,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二期工程试运行)。察尔森镇依托兴安盟家禾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逐步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发展方式。通过土地流转、代耕代种等方式种植水稻,察尔森镇实现了标准化作业、科学化管理,有效延了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全镇水稻种植向绿色、有机方向转变,促进了产业转型、农民增收。为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察尔森镇在“养”上挖掘新潜力,以金顺生态循环养殖牧场为轴心,调整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发展畜牧业下游配套产业,实现“为养而种”新格局。该镇还加大封山禁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散养转舍饲;持续优化畜牧业养殖品种;推进形成养殖业闭合收入链,将养殖业的牛羊粪便,变成养殖原料养殖蚯蚓。这些措施产生了后续效益,降低了养殖成本,增了养殖户整体收入,使舍饲养殖形成闭合收入链。

  整治人居环境,美了村民生活圈

  为实现乡村振兴,察尔森镇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该镇按照科右前旗委、政府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标准、明确责任、落实奖惩,重点抓好生活垃圾清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庄街道整治工作,实现了所有村(居)实现无垃圾、无污水的目标。

  走进察尔森镇水泉嘎查居民王立国的家,院内干净整洁,屋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王立国家中有两口人,他的妻子由于身体残疾长年卧病在床。王立国一个人担负起家庭的重担,靠养牛赚钱养家。一个人照顾家,家中的牛粪常常来不及清理,居住环境比较脏乱。两口子又都是要强的人,不愿意开口向人求助。嘎查“两委”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以“环境整治专项整治月”为契机,帮助王立国一家打扫屋内外的卫生。在大家的帮助和王立国自己的努力下,家里家外焕然一新。“家里干净了,我们住着也更舒心了,这都要感谢嘎查‘两委’的帮助。”王立国说。

  察尔森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活动。(来源:察尔森镇政府)

  按照“五清”要求,截至目前,察尔森镇共清理垃圾1000余吨,真正实现了垃圾及时清运,定期填埋,村内村外无垃圾堆放。该镇清理庭院350余户,现如今室外院内干净整洁,院落整体美观协调;清理水沟2000余米,保证了主要街道两侧排水边沟清洁干净,农用水系畅通;清理田园1000余亩,并开展多次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全面清收和分类处理农药瓶、肥料袋等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及废弃农用薄膜等农业生产垃圾;清理道路5000余延长米,平整了察尔森镇内路面,现如今镇内主街道能够做到日保洁、日清理,整洁畅通,同时还清除了主要道路两侧乱画广告字和破旧广告牌,整治了车辆维修点、废品收购点等商铺的乱堆乱放现象。

  为了给村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察尔森镇还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开展惠民利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该镇计划协调了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硬化水泥路28.7公里,铺设柏油路15公里,硬化水渠15.5公里。该镇以生态建设为抓手,开展绿化工程200亩,建设水污染防治项目2处,完成洮儿河生态修复2.45公里,小流域治理项目1.7万亩,通过生态项目的实施,坚决打赢生态保卫战。

  发展全域旅游,圆了村民就业梦

  生态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生态的载体,没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旅游就没有魅力。察尔森镇紧紧抓住旅游优势,先后开发了“时间花园”、锡伯图山景区、敖包山景区、慕森达莱景区等旅游景区,直接带动就业200余人。

  在察尔森嘎查吉兴饭店打工的王国芳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游客会在周末放假时到察尔森镇游玩、吃点鱼和农家菜。她在吉兴饭店打工有10余年的时间了,现在每月工资4500元,收入稳定。

  察尔森镇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来源:察尔森镇政府)

  近年来,察尔森镇合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引领村民积极创业就业。该镇结合“旅游+”战略,积极探索全域旅游新模式,坚持市场化、品牌化,依托“冰天雪地”,大力发展冬季旅游,做好冰雪经济;紧抓假日小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松懈,打造特色化民宿,提高了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加强与旅游机构合作,吸纳培养旅游人才,推进旅游纪念品开发,不断提升旅游知名度与区域影响力。目前该镇已逐步形成“春日赏花、夏游碧水、秋观稻海、冬玩冰雪”的全季观光旅游格局。

  “我镇充分挖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民宿和餐饮等旅游配套产业,带动村民实现了稳定就业,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政府、企业、社会和村民之间的多赢共赢。”察尔森镇党委书记邹作为说。由富到美,变美为强,一个山绿民富、田园秀美、产业兴旺、欣欣向荣的察尔森镇正健步走来。

  (作者单位:兴安日报社)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