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桃李吐芬芳——记县级优秀教师、兴和县新区小学罗佳琪
内蒙古新闻网  19-06-14 10:38  【打印本页】  来源:乌兰察布新闻网

  2013年,罗佳琪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系小学教育专业,同年进入兴和县新区小学任教,在教学一线一直担任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工作,2018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事业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的那样,需要一颗赤诚的心,需要一颗奉献的心,需要一颗博爱的心,罗佳琪就是这样一位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她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钻研、勤学来引领每一个学生,做到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教育。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深得家长的好评。

  她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己任,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加强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由于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得到同行的认可和学生、家长的好评。躬行育人,言于身教,她总是“把学生的终身发展看得高于自己的一切”,始终践行着“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

  教学中,她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歧视差生,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进行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促膝谈心的朋友。在教育学生时,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罗佳琪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她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在新课改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探索本学科教育教学方法和新课改中的问题,并取得了好的成绩。 回首走过的路,虽然很艰辛,但她更多的是欣喜、是快乐、是成熟。(吕铎)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