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是头号民生工程,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劳务输出、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建设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一系列工程在内蒙古大地上迅速推进,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在这期间,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带领着百姓走向小康的扶贫干部,他们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力量!面对当前的任务和挑战,他们如何开展工作,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内蒙古好故事网带你走近他们,了解驻村干部的故事,见证内蒙古的发展变迁。
呼和浩特
曹慧在一篇日志里写道:“作为驻村干部,应该时刻想着多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这才是我们驻村的真正意义和现实价值所在。”
更多
那顺的4本民情日记和1350个日日夜夜
那顺有4本厚厚的民情日记,每本160页,记录着他在村里1350多个日日夜夜的工作。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从驻村第一天起,村里的事儿就是我的家事,做好村民主心骨,无愧党和政府对我的信任。”
尤利生:“我是共产党员,有困难请找我”
“我是共产党员,有困难请找我。”尤利生自费制作了写有这样内容的上百张便民联系卡,发放给村民。
更多
• 和林县:148支工作队为贫困户带去信心和希望
• 石振平:用情用心 甘做扶贫路上的一滴水
• 丁杰:以真情打动人 用人心换人心
• 董喜顺:青山脚下领头雁
• 内蒙古大学生村官云琳 修缮道路整治农田
• 乌恩巴雅尔:把脱贫攻坚放在心中 抓在手里 扛在肩上
更多
包头
固阳县银号镇银号村党支部书记张建伟说,王鹏自驻村以来,认真负责,不辞辛苦走村串户,在推销农产品方面下足绣花功夫,把小事做细,把大事做实,王鹏是真心真意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
更多
脱贫路上有个“好闺女”——王巧凤
“巧凤这娃娃人长得好,心眼更好,就像俺的闺女一样。”老人家里大到修房改造,小到买衣送药,这些她都亲手操办过,这些老人也一一记在心里,打心眼里念着她的好。
“老年村”的“大蓝图”
每天早晨醒来后,张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上的光伏扶贫电站APP,查看头一天的发电量,这是自去年10月10日电站投产运行以来,他坚持至今的一个习惯。
更多
• 傅永新:朝力干村的“跑腿书记“
• 有个驻村干部叫“小李”
• 李文军:要“身入”更要“心至”
• 张建军:誓做“最能打”的扶贫干部
• 陈修建:脚沾泥土走在脱贫攻坚的热土上
• 十斤猪肉一面锦旗 感受固阳扶贫故事最现实的温度
更多
乌海
巴雅尔,乌海市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作为一名年轻的驻村干部,巴雅尔今年收获了市级优秀党务工作者、海南区标杆清风干部等诸多荣誉。他说,自己从不敢妄谈成绩,与长期从事基层工作的老村干部相比,只是做着应该做的事情,微不足道。
杨明轩:把脱贫工作做到村民心坎儿上
从当初不被看好的“外行人”,到现在村民们认可的“村里人”,杨明轩实实在在地把第一书记的工作做到了村民的心坎儿上,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孔威:扑下身子解民忧 履职尽责助脱贫
脱贫攻坚检验的是驻村干部的责任,考验的是驻村干部的担当,孔威和扶贫专干们站在一线、干在一线,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坚定不移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王元地村的村民们真脱贫、脱真贫。
• 2968人,一个也不能少!——乌海市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 “我来就是带着你们奔小康的!”
• 李智英:根植沃土 情洒一线
• 丁雪佳:有一分热 发一分光
• 海南区拉僧庙镇曙光村雀尔沟小组任职第一书记 王月婷
• 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丁雪佳
鄂尔多斯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推动乡村振兴是国家实施的重大战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幸参与其中,有幸为全市农村牧区发展作贡献、为农牧民群众谋福祉,我倍感荣幸。
更多
单萨娜:草原深处的“扶贫轻骑兵”
“第一书记的工作让我觉得更踏实,因为我距离他们最近,我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当这些难题一个个都解决了,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觉得工作中的苦与累都是值得的。”
乔俊厚:驻村首先要驻心 百姓就是自家人
如今,在乔俊厚和村班子的带领下,纳林塔村的乡亲们正在向着小康生活大步迈进。
更多
• “没想到这一走,竟成了永别!”
• 对症下药“拔穷根” 俯身实干“促振兴”
• “第一书记”苏俊的锦囊妙计
• 第一书记的助村经
• 高永先:驻村的这五年
• 杨玉桩:共架包联桥 同筑脱贫路
更多
赤峰
陈晓东是敖汉旗就业服务局办公室主任,2018年,他被选派任兴隆洼镇莱草沟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更多
陈冬:推进“厕所革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厕所看似是一件小事情,但是这件事情却与每个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每一个村民用上干净、卫生的厕所,不但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而且改变了村容村貌。
宋建东:立足岗位 践行初心与使命
村里的一名贫困群众说:“宋书记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好干部,每天都会到我们贫困户家里来坐一会儿,帮助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我非常感谢他。”
更多
• 谢立军:脱贫路上的启明灯
• 霍连成:务实亲为的第一书记
• 刘福国:老当益壮的“班长”
• 王奇:心系贫困群众的第一书记
• 王永福:悠悠赤子心真情助扶贫
• 梁致瑄:从“田坎”走进百姓“心坎”
更多
通辽
正常脱贫户李青华家的墙上,有一张建档立卡户明白卡,各种收入明细一目了然。今年,光是庭院清远麻鸡养殖,就收入近5000元。在开鲁县东来镇船营子村,像这样的庭院养殖受益户有17户,为他们带来脱贫项目的,是驻村第一书记刘伟光。
更多
巴图:“不拔穷根就不撤队伍!”
在脱贫攻坚的繁重任务面前,成绩微不足道。不脱贫就不脱钩,不拔穷根就不撤队伍。这是我们‘第一书记’的庄严承诺和神圣使命。
董海鹏:我的目标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我叫董海鹏,是库伦旗先进苏木龙王庙西嘎查第一书记。自2016年3月上任的第一天起,我心里就一直想,绝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要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想法子、谋思路,我的目标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更多
• 沈宏伟:脚下沾染泥土 心中沉淀真情
• 吴云波:脱贫路上的“牛书记”
• 陆磊:退伍不褪色 扶贫立新功
• 敖塔娜:坚守在扶贫一线的“最美新娘”
• 卢志新:责任扛肩头 百姓放心头
• 薛鑫成:用真情焐热贫困群众的心
更多
呼伦贝尔
“一个滑子菇大棚平均有1万多个菌袋,每个菌袋可以生长1.5斤鲜滑子菇,今年市场收购价每斤4.5元,一个大棚可以有6万元收入。”扎兰屯市蘑菇气镇湾龙沟村第一书记卢俊洋仔细地计算着。
更多
小范:爱民“有范儿”
“我承诺:在驻村扶贫工作期间,我将做到‘头脑有方向、心中有情感、手里有办法、脚下有印迹’。”2017年5月4日,范茁苒带着庄严的承诺,开始了在阿荣旗复兴镇老石场村的驻村扶贫工作。
宋亚胜:让村民尝到幸福的味道
关于村里的未来,宋亚胜充满信心地说,下一步将依托春林村冷水鱼养殖项目,流转耕地30亩,种植有机蔬菜、水果,形成以垂钓为主、蔬菜水果采摘为辅的“生态旅游垂钓采摘园”,真正让村民有可持续的特色产业项目,让贫困百姓在党的政策下享受到更浓的幸福味道。
更多
• 为了10个贫困户
• 都林:牧民的贴心人
• 袁修惺:扑下身子 一心为民做事
• 情洒农村富乡邻——内蒙古大学生村官林静
• 杜青海:为村民“掏心窝子”的第一书记
• 孟刚:为官不为“太平官”
更多
乌兰察布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住在偏远的小山村,干得实,做得真。一年半的时间,540多天的日日夜夜,他和村民心贴心,为村民办好事、做实事,用真情赢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
更多
邓晓英: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实干凝聚人心
头号村位于卓资山镇东部,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5个自然村,常住户177户36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106人,截止目前已脱贫61户101人,未脱贫3户5人,是一个深度贫困村。
任烨: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
“我是和平时期军人出身,没有上过战场。但是能够来到脱贫攻坚一线,打一场让人民致富的战争,也十分幸运。”聊起扶贫工作,任烨有感而发。
更多
• 许登江:凝心聚力干事业
• 李涌:脚踏实地谋发展 真情实意解民忧
• 曹润亮:脱贫攻坚路上不让一人掉队
• 刘朋:鱼水情深
• 严格的“指导员”出色的“战斗员”
• 刘涛:丹心一片为乡亲
更多
巴彦淖尔
“有个办实事的好书记是我们的福气。”在杭后头道桥镇挪二村,人人都夸第一书记好。
更多
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吴增士:扶贫路上见初心
9月17日,听说村里贫困户任埃润的老伴儿付兰兰的腰腿病又犯了,疼得厉害。杭锦后旗蛮会镇红旗村第一书记吴增士一早就赶过来探望老人,了解情况。看到老人躺在炕上痛苦地呻吟,吴增士心急如焚。他安抚了几句后,急忙出去给老人的女儿打电话,一起商议看病的事儿,听她说尽快赶回来送母亲到旗医院看病,这才放下心来。
刘四毛:水桐村的好当家人
他是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文盲,却连续三年组织举办了全镇最声势浩大的农村文化社火活动;他是一名粗犷的北方汉子,却用巧手绘就了水桐村的宏伟发展蓝图……
更多
• 王米仓:“带领群众脱贫是我的责任”
• 云宇德:农牧民的贴心人
• 吕宏武:驻村就要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 “第一书记”张磊:扶贫就要用心用情
• 大山里的第一书记:达布西勒图
• “第一书记”聚心凝力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更多
兴安盟
这两天,兴安盟突泉县九龙乡长春岭贫困户刘俊侠花了16500块钱新购入了10只基础母羊,看着棚圈里悠闲吃草的羊群,尝到养羊甜头的她脸上满是笑容:“多亏了庞书记,帮咱家产业转了型,这么快就见了效益,帮我们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啊。”
更多
曹化东:做群众的 “贴心人”
“曹书记经常来家里鼓励我们发展庭院经济,给我们算投入产出账,慢慢地我就动心了。你们看,我家这大院子闲着真的是怪可惜的!”陈军说,大棚马上就能完工了,眼下他开始忙起了育苗。
张丹: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无论扶贫的路有多艰辛,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负组织、不负群众、不负青春。”日记上的一项项数据,一个个名字,一笔笔标注,记录的都是她在这个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事儿。
更多
• 崔洪福:把扶贫工作做到百姓心坎儿里
• “如果脱贫攻坚是一座大山 我愿是那移山的愚公”
• 李瑞民:只要群众能脱贫,付出再多也值得!
• 村里来了个实干的“胖书记”
• 隋维钧:脱贫路上的老黄牛
• 张骅:村里来了“博士书记”
更多
阿拉善
更多
王胜记:实心实意办实事
袁霞:嘎查的事就是自家的事,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我相信我们嘎查的每一位农民都将会走上致富的道路。
更多
• 袁霞:扎泥土沁芬芳
• 田塔拉:真的很想为贫困户多做些实事
• 乌云嘎:平淡见真情
• 王胜记:以真抓实干赢得村民真心称赞
• 布仁其其格:骑着自行车,她奔波在扶贫路上
更多
锡林郭勒
2017年11月,正镶白旗星耀森林公安派出所所长赵兵服从组织安排,来到星耀镇义合村担任驻村干部,开始了扶贫工作历程。
更多
王晓东: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
王晓东同志,1961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科左后旗。1979年11月参军入伍,2007年由武警内蒙古总队转业至地方工作,先后任自治区劳动厅和人社厅劳动监察处调研员、劳动监察局局长、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总队长、办公室和农牧民工工作处调研员。2018年5月,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选派参加脱贫攻坚督导工作,任自治区派驻正镶白旗脱贫攻坚工作总队副总队长。2019年8月23日下午4时30分,王晓东同志在脱贫攻坚工作途中,所乘车辆爆胎发生车祸,不幸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献出了宝贵生命。
王俊:用真情办实事用爱心暖民心
在今后的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解决违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种问题,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以主题教育的新成效,助力嘎查脱贫攻坚,推进嘎查乡村振兴。
更多
• 用行动诠释扶贫使命的扶贫干部李淳渊
• 王树芳:倾心为民真作为
• 肖广文:身患重病的第一书记,放不下村里那些事
• 杜秀林——情洒扶贫一线
• 驻村“娘子军”与贫困户在脱贫路上手牵手
• 优秀驻村干部——正镶白旗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赵东
更多
满洲里
2017年7月份,满洲里市在全区开创性地创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扶贫模式——“互贸+互联网+精准扶贫”,引导、扶助贫困边民“靠边吃边”,促进边民脱贫致富。
满洲里:边境扶贫硕果累累 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在祖国北方边陲,有一座鸡鸣闻三国的美丽小城——满洲里,被蒙古人称作“霍勒津布拉格”,意为“旺盛的泉水”,这座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的小城,拥有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也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 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以来,满洲里市政府始终将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点工程。虽并非国贫、区贫地区,但作为口岸城市,满洲里市边境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满洲里市扶贫办自加压力,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脱贫攻坚工作收获硕果。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多年以来,满洲里市扶贫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解决贫困户突出反映的各类生活难题,积聚各方正能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注入新活力。
二连浩特
此次扶贫工作“回头看”的开展,不仅为扶贫工作要务实,脱贫过程要扎实,脱贫成效要真实奠定了基础,也打开了苏木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策划:雒扬 设计:蒋芳 模板制作:牛繁
Copyright 2005-2023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18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6659725 新闻热线:0471-6659743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83号 蒙ICP备2024021082号-2